昨日重阳,一碗桂花酿,酒不醉人花亦醉,今日再来第二波,重阳糕,正所谓登高吃糕。农耕时代,古人珍视稻米,最新最好的,一定先敬神明,从元宵、清明团、粽子、年糕都可见一斑。小时候,最爱秋天,中秋的月饼过后,家里便开始炊重阳糕,很多地方也叫花糕。筛好米粉,土灶催熟,一层粉一层馅再一层粉,平整完,继续笼屉里蒸着,底下往往还垫着粽叶或荷叶,十分讲究。此时,厨房里蒸汽升腾,分外暖和,白炽灯也显得温馨不已,空气中弥散的是发酵的米香,等揭开锅,糕上面红绿丝,蜜枣,五颜六色非常诱人。趁着热气,外婆拿抹了菜油的刀,把糕切成八份,切了不用的边角就顺手给了我们这些趴在灶台的小孩,咬一口,蓬松无比,有着令人满足的甜味。这样的印记,放电影般出现在眼前。

|重阳糕的前世今生|

作为重阳节标志食物的重阳糕,各地制作也略有同,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

这种糕点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为普遍的习俗。糕的制作,品种各目繁多,其上并插彩旗,极受儿童的喜爱。此后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

|食用指南|

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选择,对重阳糕的品种进行"改良",选择或制作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样可以增添过节的气氛。

主料

大米粉 200g

糯米粉 300g

玉米粉 50g

红豆沙 250g

配料

红枣干 20g

葡萄干 30g

调料

绵白糖 150g

水 280ml

1、糯米粉、大米粉和细砂糖拌匀后,平均分成两份。

2、取其中一份加水130ml左右,搅拌成半干半湿的原味粉,搓散。( 水要一点点加, 边加边搅拌,加到用手捏上去感觉基本没有干粉为好 )

3、先取一部分半湿粉,放入筛网过筛。粉过筛会比较慢,可以用刮 刀或者勺子以按压的手法,直至把全部半湿粉过筛完成原味细粉料。

4、取一个容器,在容器壁涂油,轻轻放入过筛后的原味细粉料,到三分之一处,刮平

5、锅中水烧开后,放入容器大火蒸5分钟

6、这个空档把剩下的另一份粉中倒入50g玉米粉,慢慢加入150ml左右的水,搅拌成半干半湿的玉米味粉,搓散,方法和之前一样。

7、原味松糕蒸好取出,在上面铺上一层红豆沙馅,再轻轻铺上玉米细粉料,刮平,撒上红枣丝和葡萄干。

8、继续放入锅中,蒸15分钟关火,取出冷却后切成块。

详细内容点击视频查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