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人民币和卢布)已经占据一定的份额。比如,俄中边境贸易,已经基本全部使用本币结算,同时,中俄减少使用美元,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本币(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方面的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

正因此,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商品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从3年前的不到5%也提长到了15%,据近日发布的《俄罗斯银行黄金外汇资产管理活动概述》的报告显示,在俄央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中,人民币所占的份额突然几乎增长了5倍(去年第三季度的1%增至5%),增持速度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相对渐进式的加持人民币资产的步伐。

事实上,不仅于此,中俄两国除了在人民币跨境业务等金融领域加强合作外,早在去年底,俄罗斯一家银行甚至还向哈尔滨银行首次空运了1000万卢布现钞,实现了卢布现钞的双向流动,更是绕开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清算体系的一次跨境现钞交易合作。

根据海关总署本月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俄罗斯经贸额5,011.3亿元(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同比增长19.4%,而农产品已经成中俄贸易新的增长点,另一面则俄罗斯经济也正在向农业、食品加工等综合消费产业转型。

对此,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公司总裁谢尔盖∙拉扎列夫最近接受俄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俄中货运量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在互联网商业等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但物流上还存在着一些法律差异,这阻碍了货运的效率,比如,通关时不仅需要准备大量的两三种语言版本的文件,而且还要在边境过关上浪费宝贵的时间。

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市场对俄罗斯优质产品的喜爱,比如,以海产品 例,鲜活海产品需求就在稳定增长,自2016年11月中国官方对绥芬河口岸实施进境食用水产品试进口以来,大量俄罗斯生鲜水产涌入绥芬河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中中国民众的餐桌。比如,读者朋友们不难发现,现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诸如巧克力、奶制品、海产品、酒等俄罗斯特色食品都较为在我们生活的身边流行。

与此同时,我们也多次提及,在另一面,时过境迁,“俄罗斯倒爷”似乎却越来越密切往返于中俄之间,一些来自俄罗斯远东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近百名“俄罗斯倒爷”一大早冲关来到对岸中国黑河市,奔波于各个商场、早市、实体店之间,进入扫货模式,花光身上所带的现金,将购买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包小包的带回俄罗斯市场销售,另据《俄罗斯报》近日报道,俄罗斯政府日前已经扩大了战略物资清单,走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商品将受到严惩。

目前这一清单包括鱼片、鱼罐头、鲟鱼鱼子酱、虾和贝类,走私这些商品将面临最高7年监禁。专家表示,扩大这一清单旨在应对走私者层出不穷的花招,例如,他们以成品或半成品的形式将鱼带出境,根据以往的规定,这不被视作走私。

另一面,据俄《生意人报》稍早前称,随着,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进入新高度及俄罗斯也正在讨论分阶段降低从外国电商购买商品的免税门槛,这一群体可能不再需要辗转在多个城市之间大包小裹地带各种物品。

他们可能正在受益于货币结算、科技、市场及交通等方面的种种便利,或正在闷声发财,比如,据《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对俄跨境电商发展快速,中国线上网店已成为俄罗斯消费者最受欢迎的国外网店。(完)

BWC中文网原创文章,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化视频等,违者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