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这是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对程子华说的,意指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塔山阵地,保障东野主力部队攻锦成功。

而事实上,防守塔山的4纵、11纵部队也确实完成了任务,其中4纵打出了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威震敌胆炮团等四个荣誉团队。

电影《建国大业》中的南苑阅兵

这几个团队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塔山英雄团,该团在1949年3月25日的南苑阅兵中最先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如今,经过了近70年的岁月,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塔山英雄团已经改编为了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

而在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图片显示,这支曾经的王牌部队已经率先换装了一直以来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式轻型坦克。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昔日的英雄部队搭配先进的武器装备,必将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说起战斗力的问题,很多朋友对新轻坦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为什么呢?因为这型坦克的主炮口径只有105毫米,而现如今大多数国家的主战坦克都是120毫米或125毫米的口径。

既然如此,这个新轻坦的火力够用吗?

其实不论在军迷当中还是在大众网友中,对武器装备重甲巨炮的偏好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就拿坦克来说,重甲巨炮的99A主战坦克,我们不是没有,其综合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可为什么有了99A,我们还要搞新轻坦呢?

就是因为99A50多吨的体型太重了些,其在南方水网地带和高原险难路段的机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时候一款轻量化的先进坦克反倒会如鱼得水。

可重量被控制了,装甲和火力的配置必然要做出妥协,而新轻坦采用105炮就是火力与整体方案协调的产物。

而谈到火力,首先我们要明白,新轻坦虽然是105口径的坦克炮,但其在2000米距离上也可以打穿550毫米的装甲,具备打击二代坦克及部分三代坦克的能力。如果发射炮射导弹的话,打击效能还会更好。

所以说其火力的不足只是相对而言的,并非其真的就那么不能打。

而且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新轻坦的作战地域设想是水网地带和高原地区,在这些地方,可预见得到的对手没有任何一类装甲装备能很好地适应。

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新轻坦的敌人其实不是敌人的坦克,因为它们压根上不来,而即便上来了,新轻坦凭借自身机动、信息化及并不弱的火力也能让对手吃亏不少。

另外,我们还要明白的一个事实就是:如今的我军,反坦克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真正留给坦克来反坦克的机会实在是越来越少了。

咱就拿陆军建制体系内的武器来看,军级的300远火可在100多公里外向敌军的装甲集群发射末敏弹、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群也可在大纵深范围内对敌装甲目标进行猎杀。

而在合成旅一级,重装部队会标配至少一个连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其在坦克交战的范围之外就能发射并对敌重甲集团进行打击。

这几板斧子下去,谁还能撑得住呢?

我们所知道的是台湾省陆军至今没有一辆三代坦克、越南陆军最先进的坦克不过64辆T90(还没到货)、印度陆军装备数量倒是不少,T90和T72加起来近3000辆,可没一辆能开到高原上去,而且这些家伙大多还是印度组装版。

以上均是新轻坦潜在的作战目标,都不太能扶得上台面,正是介于对作战地域的考量、对对手水平的判断和对自身体系的自信,新轻坦才得以从图纸落实到了部队编制当中。

所以说,新轻坦虽小,可别不拿豆包当干粮啊!我们期待新轻坦在南方、西南部队的具体表现,也希望部队能用先进的装备再立功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