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變化真的太快了……

就一天的功夫,歐陽娜娜就從“新晉新四小花旦”“vlog小公主”“人生贏家”“天才美少女”變成了臺毒……

起因是歐陽娜娜的父親歐陽龍發表臺獨言論後,北京衛視的一檔娛樂節目,在播放新四小花旦的新聞時,糊掉了歐陽娜娜。

原圖是這樣:

這個新四小花旦,指的是歐陽娜娜、關曉彤、文淇、張子楓這個四個人。她們在一起拍了嘉人的封面照,被冠以95後新四小花旦之稱。

被官方電視臺糊臉,這釋放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歐陽娜娜被上級下令封殺。

她所屬的經紀公司給出應對得比較乾脆:在微博、Facebook和ins(後二者是臺灣主流社交平臺)都發佈一個中國的言論。

這個背水一戰的剛硬聲明還是給歐陽娜娜拉了很多好感,紫光閣等官方賬號,已經表態既往不咎:

中國電影頻道在3月23日,也就是事發2天后,迅速給歐陽娜娜出了一篇專訪。

只是,相較來說,張雨綺也好、春夏也好、甚至歐陽娜娜、馬思純,都不需要像當年的范冰冰或張馨予一樣,只能在美貌度上拼刺刀,到了不出豔壓通稿、不穿奇裝異服就無法博出位的地步。

也不像那些長得很好看但缺乏性格辨識度的龍套,只能長期徘徊在十八線,靠着無數的潛規則都無法上位。

性格就是相貌最好的保鮮劑,它的效果超過肉毒素、超聲刀、線雕、玻尿酸或者各種假體。

在醫美行業,有過很多人工塑造的奇蹟,平平無奇的女孩子靠整形走上了人生巔峯。比如周揚青,從土肥圓變成羅志祥的女友。

ab也是靠整形和各種炒作衝上流量第一線。

那些靠換臉變成網紅的就更不必說了。

但整成網紅臉就能飛黃騰達的紅利期過去了。你應該早就發現,抖音、微博、ins、淘寶上,出現了大量美女。她們或許長得都千篇一律,但總體來看,還是美的。

想恃靚行兇,就勢必要進入美貌的圈子,進圈後美貌就成了平均資源而不是稀有資源。

而醫美和美圖軟件讓美麗變得更加唾手可得。

大家都在呼籲更個性的整形方案。但我對中國整形的辨識度、個性化持悲觀態度。很簡單,人類就是復讀機。所以你常看到微博上常出現複製粘貼怪,抖音出現一個爆款大家就全部跟風去拍。

整形醫院最常見的場景,是顧客拿着一張明星的照片,對醫生說:“我想整成這個人。”大多數人對自己能變成什麼樣子是毫無概念的,只能copy。

因此現在還覺得個性的臉,一旦帶來經濟效益,勢必變成新的整形模板,重新泯然衆人矣。

過去我們常呼籲去日本整形,做自然美的姑娘。但是呢,有些找我們諮詢的妹子對整形的期待過高,有的想從3分變9分自然臉,有的想精益求精地從7分變9分還自然無痕——這些基本上是在難爲醫生。

日本自然派整形,能做到的極限也不過是讓3分變六七分罷了。

那之後的提升呢?在整形之外,我們還能拼什麼呢?

你可以學石原里美,去拼精妙的化妝和形象包裝技巧。

如果足夠幸運,明星當然也可以學林青霞,靠作品來堆砌不滅神話。

普通美貌、普通氣運的人怎麼辦呢?如果加化妝加底子也只能讓你做到7分,那也不是無路可走。張雨綺她們告訴你,咱們還可以拼性格人設,把自己從單純的相貌角鬥里拉出來,站在更高維的層次去比拼。

這是最聰明的變美路徑。醫美不是萬能的,它可以讓一個3分的醜女變成6分的美女,但沒辦法讓她變成9分的天仙。

很多整容上癮的人,喜歡不停做項目,在外貌硬件上死磕這中間的3分差距。這樣的人結局通常很慘,會變成整容怪,臉會快速崩潰。

更可行的做法,是通過醫美,讓自己從3分變6分,拿到美貌的入場券,然後靠人設、內涵、才華這些盤外招,來碾壓空有美貌的競爭者。

不是隻有明星需要人設。普通人也需要,不然所謂的氣質、性格、涵養和情商,是用來形容什麼的呢?

普通人也要把“人設”“標籤”這件事重視起來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