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盤王節 富川與你不見不散

瑤族盤王節~

“盤王節”又名“跳盤王”、“還盤王願”,是瑤族人民紀念民族始祖盤瓠和慶祝豐收的盛大傳統節日。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瑤族人民過盤王節的古老風俗,早在晉代幹寶的《搜神記》、唐代劉禹錫的《蠻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載述。《嶺外代答》中記載:“瑤人每歲十月,舉峒祭都貝大王於廟前,會男女之無實家者,男女各羣連袂而舞,謂之踏瑤。”“踏瑤”即是“跳盤王”。

相傳瑤族始祖盤王於農歷十月十六日建功立業,瑤族後代每逢這一天都要舉行慶典,紀念盤王,由此得名。盤王節祭盤王,一年小祭,時間一天一夜;六年中祭,三天三夜;十二年大祭,時間七天七夜。中祭和大祭要請法師,做法事,放花筒花炮、吹蘆笙、跳長鼓舞、頌揚盤王恩德,瑤族人民表達對盤王的敬仰和崇拜,祈求保佑平安,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來年豐收。今成爲人們緬懷先人,歡慶豐收,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激勵民族進取的傳統盛大節日。

質樸奔放的瑤家歌舞(長鼓、蘆笙)

1988年12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考察南嶺地區,提出了建立南嶺瑤族地區經濟開發區的構想,當時開發區範圍包含衡陽的常寧、湖南的江華、江永,廣西的富川、恭城、金秀,廣東的連山、連南等7縣,後因金秀不屬於南嶺地區而被列出,增加了廣東的連州、乳源,廣西的賀縣、鐘山等4個縣市。1992年11月,由賀縣(現八步區)舉辦第一屆湘粵桂三省區十縣市南嶺瑤族盤王節,此後每隔兩年由江華、江永,連州、連南、連山、乳源、八步、富川、鐘山、恭城等湘粵桂三省區十縣(市、區)輪流舉辦。2018年11月盤王節將在富川舉辦。瑤族盤王節在2006年被列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進瑤山 歡度盤王節

2018富川歡迎您

2018年盤王節將於11月23日在富川瑤族自治縣舉辦,同時啓動富川臍橙節和文化旅遊節,宣傳推介瑤族文化精華,提升富川文化旅遊產品知名度,拉動富川經濟社會發展。如今的富川盤王節除了傳統的祭祀和慶典之外,添加了更多節慶內容,爲盤王節賦予了新的生命力,這是盤王節新時代意義,是盤王節的傳承與發展,是瑤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盤王節旨在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風情。以盤王節爲契機,進一步加強民族之間的交流、團結。

瑤鄉文化部分看點

1、蘆笙長鼓舞★

蘆笙長鼓舞一般在大型節日和祭奠活動中所用,是瑤族爲祭奠盤王而演跳的一種宗教性民族舞蹈,一種集“巫”、“祭”、“娛”爲一體的集體祭奠舞。

觀賞地址:新華鄉虎馬嶺

2、蝴蝶歌★

蝴蝶歌是中國瑤族的標誌性民歌,因在歌的襯字詞中常出現“蝴的蝶”而得名。其聲調結構嚴謹,曲調歡快優美,在中國民歌中獨樹一幟。

觀賞地址:茅草屋、白沙鎮黑山

3、瑤家女兒哭嫁★

哭嫁是瑤家婚嫁習俗展示。迎親,巡遊,以展演的方式還原一場極具瑤族特色的傳統婚嫁習俗,傳承和發展瑤族文化。整個婚禮過程鼓樂齊鳴,熱鬧非凡。

觀賞地址:福溪宋朝古村

4、瑤族盛裝服飾展示★

富川瑤族服飾分過山瑤、土瑤、平地瑤三大類。當地瑤族服飾的種類豐富、造型考究,其中,過山瑤服飾僅頭飾就分尖頭、平頭、包帕等三類七種。如,尖頭又分塔式、斜形、小尖頭;平頭又分包錦、纏紗;包帕又分單帕、重帕。服飾的圖案紋飾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的歷史特徵。如大量的動物紋和植物紋,反映了瑤族從漁獵經濟向農耕經濟的過渡;大量的人形紋和宗教符號紋飾,體現了瑤族的原始宗教崇拜和佛道文化對瑤族的深刻影響。

觀賞地址:福溪宋朝古村

5、女龍迎賓★

每逢喜慶節日,瑤鄉人民都會以舞龍來添加熱鬧氣氛。舞龍時,龍跟着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爲瑤族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舞龍表演需要強大的體力支撐,一般都是男子所爲,女子舞龍隊並不多見。

觀賞地址:福溪宋朝古村

6、瑤家聖典★

《瑤家聖典》是瑤族歷史文化的濃縮和反映,整場演出圍繞瑤族的深厚歷史,把瑤歌瑤舞、瑤錦瑤繡、瑤醫瑤藥、瑤居瑤食、瑤祭瑤慶等諸多文化事象融於一體,展現瑤族千古風情之美。

觀賞地址:七彩虎頭村

7、光影水秀★

燈會的整體佈局類似移步換景的中國古典園林,徜徉其間,具有瑤族文化特色的狀元坊、風雨橋、瑤族始祖盤王及其他寓意美好的彩燈呈現眼前,展現瑤族文化意象的迷人之美。

水秀《錦歌仙娘》不同於傳統音樂噴泉,它蘊含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富川瑤族蝴蝶歌的文化底蘊,取材富川地域文化中劉仙娘與白龍相公的傳奇故事,結合瑤族圖騰盤瓠形象,通過《龍犬》、《織錦》、《傳奇》三個篇章,展現內涵豐富的瑤家風情,傳播仁愛與責任的普世價值。

觀賞地址:神仙湖景區

瑤鄉美食推介

1、臍橙採摘★

富川臍橙產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9.2度。富川臍橙果形呈鵝蛋形,橙色鮮豔,果肉脆嫩,入口化渣,汁多,香氣濃郁,富含維生素c,果實色、香、味優於其它柑桔品種而譽爲“柑桔皇后”。

2、梭子粑粑★

富川梭子粑粑因形狀像梭子故而得名。早年岔山的瑤族女子勤能手巧,閒事,手中的梭子不停地在織布機織布。自己織布做衣服、做被單。於是村裏人在做餈粑時也做成這種梭子形狀。一是紀念流逝的手工織布工藝;二是感激母親織布做衣的恩情。這種帶着寓意的美食,不僅有藝術感,而且味道很特別,皮細膩滑口,可甜可鹹,有芝麻花生粉甜心的,也有肉沫、豆角、胡蘿蔔等鹹心的,老少皆宜。

3、瑤山油茶★

打油茶、喝油茶是瑤族人民的一種生活和飲食習慣。據史料記載,油茶始於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油茶最初產生於大山中的過山瑤。長年居住在大山中的過山瑤,因山中空氣潮溼易患風溼骨痛等病。爲了祛溼祛寒,也爲了解除勞作的疲勞,瑤民便在茶裏放上姜一起熬煮。久而久之,這種帶姜的茶品漸漸演變成一種有茶葉、生薑、食油等主要原料共同烹煮而成的食品,成爲山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因茶裏有油,因此形象地稱爲“油茶”。

4、瑤鄉水庫魚★

富川龜石水庫,在建的國家溼地公園,緊緊的挨着西嶺山脈,山水一線間。龜石水庫彙集了富江及富川境內無數條小溪的水,水色澄碧,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內陸湖。水好,魚自然鮮。一條4-5斤的水庫有機魚,需要經過2-3年時間,因爲靠喫水和浮游生物,生長比較緩慢,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無公害水庫魚。

富川,除了畫卷般的絕美景色

讓人垂涎的美食,

還擁有古老質樸的瑤文化。

歡聚富川、相聚盤王節,

2018.11.23,富川邀你來過節!

來源 | 慢遊富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