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人,生活习惯汉化比较正常,精进是罕王教导咱们满洲人的生活根本。所谓精进,那就是不断的进步,不断提高,根本上说就是兼容并蓄,学习世界上一切成就,学习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辽东老营子老堡子里的故事讲究的也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地方的一波人,都会有自己千百年形成的价值观,文化,根本一点就在怎么养育人,怎么对待人,怎么讲究人,标准就是文化,讲究的就是习俗。

老堡子里的人就是典型的辽东山区老满洲的农村人,黄白二旗和两红旗的老满洲人,虽然说话一口京腔京韵,可是在辽东看边二百年三百年,实际上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老堡子里的老满洲人怎么看待人呢?比如说讲究某个人是一个像样的男人,就说这个人农活干的好,会做事情,干净利落。有这么一句话:“扬场跺垛,放山梳货。磐炕苫房,打井砌墙。赶车扶犁,推碾压磨。下网下套,搂枪掌舵”。这是辽东老满洲人家当家人能干活的写照,是老满洲人讲究人的标准。扬场是秋收的技巧活,干的好的干净利索,颗粒归仓,还不造贱环境不糟蹋工具。跺垛这是技巧性非常高的活,无论是垛草坯,垛石头,还垛柴禾秸秆,最要技术含量。放山是指辽东老满洲人进山采收,包括山货野果,包括人参药草,蘑菇蜂蜜。梳货是指熟皮子,动物皮,鱼皮,都需要用硝灰拿了以后(强碱水浸泡),再慢慢梳理出来才可以柔软细腻,才能使用。其他的就不一一介绍,这就是评价一个男人样样都好的标准。同样说一个女人是个好女人,说谁家的闺女是个好姑娘,是十里八村家家小伙都掂着是个事的好人儿,就说这姑娘啊,“上炕剪子,下地刀,家里家外她全包”!仅仅几个字,就把一个人的本质的好给描绘出来,要是让作家去写,我看那可要费事。

说辽东满洲人的日常生活习俗,论短长多的是讲究姑娘如何了不得和不得了。辽东的满洲人习承京旗人看重姑奶奶的老礼儿,满族人家的姑娘不得了,主要是满族人家的姑娘在家里都很“蛮横”。在辽东老营子老堡子里,旗人家一般都是大家口,儿子说媳妇了,大部分不和老人分开过,都在一起过。家庭里,旗人家的姑娘在这个家庭里的地位要高于媳妇。姑娘在娘家一般说了都算,俗称就是“铲的都比较硬”。这个习惯和旗人人家姑娘的成长有关系。满族人家一般都是女人说了算,老太太是一家之主。姑娘自然是和讷(妈妈)走的最近的人,有啥事讷(妈妈)一般都是和姑娘商量,姑娘有什么事也都先和讷(妈妈)商量,姑娘的主意,当讷(妈妈)的都是言听计从。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习惯,姑娘在家都做主。在老辈上的满族人家里,姑娘是可以上上炕上桌和长辈一起吃饭的,就是字面语言所说的“可就食于翁姑之侧”,这是满族人家女儿有别于汉族的很突出的特点。而儿媳妇是绝对不能上桌的,吃饭都是在厨房屋或者站地上吃。

不过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姑娘出门了,到了别人家,就是媳妇了。有婆婆在,有小姑子、大姑姐在,媳妇都是受气包。因此说满族人家的姑娘谁都当过刁蛮公主,而谁又都逃脱不了当受气的小媳妇这一角色。

满族人家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规矩,就是出了门的姑娘回娘家也还管事,所谓的“姑奶奶回娘家参合事”。只要父母在,嫁出去的姑娘回家都还是可以指手画脚,在家里说话也还是有分量。这个习俗在满族人生活的历史长河里可能有很好的作用,不过而今这个习惯已经成了负面的了,很多人家日子过不好,大姑姐和小姑子回娘家挑事和找茬也是一个原因,甚至是相当大的因素。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家养老靠姑娘,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事都是辩证的,很多老人非常愿意和姑娘过,老了到姑娘家养老,或许也是现在这个社会的一种进步。

说满族人家的姑娘不得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满族人家的姑娘从小就了不得。满族人家的女儿和汉族人家的女儿不一样。汉家人家养女儿,讲究的是精于针织女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藏在深闺无人识;而满洲人家的女孩一般在“骑马射箭”、“出门踏青”,如同男孩一样,豪放爽朗,颇有几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英姿飒爽。普通人家的满族女孩子也是家里外边都能干。满族人家的姑娘得空便张罗着要出去走走,在满族聚集区,半大不大的姑娘最疯。在解放前满族人家的姑娘出门还兴换男装,也就是现在说的女扮男装,玩的就是风流倜傥。着女装的时候迷阿哥,着男装的时候迷美人,体验万人迷的感觉!这是满族姑娘一个主要“得瑟”方式!一般都是在正月十六的时候出去得瑟。解放前,正月十六这一天,满族姑娘就算是放假了,可以出去得瑟一天,直到晚上很晚才回家。

说满族姑娘不得了,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内因,那就是满族姑娘一般都热情开朗,善良贤惠,心灵手巧,会剪纸,会做面人。旗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姑娘出嫁前都要学做几道拿手菜。满族姑娘不会做饭的很少,当然现在的满族姑娘可能也有很多不会做饭了。满族姑娘很多还能喝几口酒,在过去,满族姑娘最拿手的是讲故事,所谓的故事,主要都是神话,鬼话类的故事,当地人叫说瞎话。

说满族姑娘不得了,用这个“不得了”的词来形容满族姑娘,也不是贬义。到凤城和宽甸满族人比较集中的农村走走,你会发现满族人家的姑娘真的就是不得了,说了算,也能干,家里家外什么都行,能说会道,有脑子,有道眼。确实就是不得了!在满族人家,妇女不仅仅能顶半边天,一般都是多半边天。

过去的满族姑娘还有一标志性的特点就是抽烟,抽长干烟袋。这个习惯现在少了,如今满族家的女孩学会吸烟的已经不多了。不过倒是城里的很多女孩开始把吸烟当成了时尚,也不知道过些年这满族女孩吸烟的习惯会变成什么样!

作者凤城白旗三台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