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The frontispiece language

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尊严,是灵魂,是信仰,是精神,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由此,为增强地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全民人文素养,【九原发布】在“九原春秋” 板块特推出“秦汉时期的九原”专栏。栏目将以“秦汉文化论坛”为依托,从各位业内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摘选出精彩段落供大家学习与品读,以启淳淳九原民风、明煌煌乾坤之德。

BY

秦汉时期的九原

秦朝对包头地区的开发(三)

笑端 包头地方史讲座

秦朝对包头地区的开发

秦朝郡县制度的建立,代替了周朝的分封制度,消除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这是历史上的进步,因而包头地区在秦朝统治下得到了开发。

原来秦朝大将蒙恬屯驻北部边疆三十万军队,“以守北河(即今后套黄河主流,又称乌加河),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为什么当时戍守边疆的秦军大量死亡,就是因为“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轻兵深入,粮食必绝”。因此,军队粮食的供应要靠内地运输,有的甚至要从山东“琅邪负海之郡”供应。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沿途经过大量耗损,“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由于军粮供不应求,以至出现“戍者死于边,输者偾(音奋,仆倒而死)于道”的凄惨景象。针对这种情况,秦始皇对这个新建立起来的九原郡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秦始皇一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在琅邪台的刻石辞里宣称:“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他到处宣扬这种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指导思想,这实际上是封建统治阶级要求大力发展地主经济的思想反映。战国时期,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军功地主,秦始皇还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他为了发展地主经济,还规定根据地主缴纳粮食多少,可以买到不同等级的爵位,而取得一定的政治特权。这时,以九原郡为中心的北部边疆,是秦始皇最关注的地区之一。他不仅为了加强边防投入很多人力和物力,并用“谪戍”和“拜爵”等办法把中原和内地人民充实到这新建的郡县。曾迁徙犯罪的官吏和平民以“谪戍”免罪戍守边境的办法充实二次;又以“拜爵”奖励的办法,一次就把三万户人家迁徙到北河(今乌加河)、榆中(今鄂尔多斯东北部)等地开垦,给爵一级。按照秦朝规定,拜爵一级即可得地一顷、宅九亩。

这些措施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今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倚山带河地区,秦时称之为“北假”。而北假之所以得名,据《史记·匈奴列传》裴骃集解,是因为“北方田官,主以田假以贫人,故曰北假。”换句话说,就是田官将土地租借给无田贫民耕种的意思。由此可知,这时在河套一带已经发展起来封建经济,出现一批地主、自耕农和佃农。又如:鄂尔多斯在秦时称为“新秦”或“新秦中”,而新秦按照《汉书·食货志》颜师古的注释,就是“新富贵者”的意思。这正说明鄂尔多斯地方自秦统一后的发展也是很快的,也出现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度。

编辑: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蕴

责任编辑:周蕴

九原发布热线:0472 6939913

投稿 ▏公益 ▏活动 ▏宣传

扫描二维码

关注九原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