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掐絲琺琅有着黃金和寶石般的華貴和瑰麗,因此被歷代帝王當作獨一無二的皇權與財富的象徵。因其製作工藝複雜,釉料配製和燒造技術難度大,生產成本高,故很長時期內主要作爲御前用器,由宮廷內皇家御用作坊製作,除少量琺琅器作爲貴重禮物由皇帝賞賜給王公大臣和饋贈禮品給外國友人外,民間難得一見。

華藝國際2018年秋拍“餘香集——宮廷及重要藝術珍品”專場重點推出一件珍貴的銅胎掐絲琺琅掛屏。充分體現了乾隆宮廷掐絲琺琅工藝的頂級水準,以及清代宮廷融合仿古與創新的獨特審美觀。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御製詩博古圖如意掛屏

題字:彤庭增喜氣,綠野遍春光。御製句  臣于敏中敬書

印:臣于敏中 L:83cm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華藝國際2018秋季拍賣會拍品

參閱:1.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拍LOT 3028,

清乾隆 掐絲琺琅鎏金銅御製詩萬年如意掛屏,

成交價HKD 15,640,000。

2.《故宮經典—故宮琺琅圖典》,

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圖版274。

3.《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1999年,

圖版45,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掛屏呈如意雲形,通體掐絲琺琅裝飾,藍色琺琅釉爲地,掐絲“卍”字錦地,上飾博古圖。圖中描繪鈞窯盆盛載蘭花賞石、青銅壺插有白玉如意與梅花一株、海棠式花盆上有月季及其他花叢、紅釉盤上盛放“三多”:佛手、柿子、石榴。上方淺刻填黑御製詩“彤庭增喜氣,綠野遍春光”,于敏中題款及朱印一枚。

局部賞析

如意形鎏金銅框上鑄有云氣紋,間以雙魚紋與“卍”字紋。卍字與雙魚皆具有萬壽福祿、福壽有餘等寓意。整體構圖疏朗清秀,雋麗有致,仿古器具形致逼真,線條嫺熟精練。掐絲表面打磨光滑,毫無凹凸之感。通體紋飾富貴美滿,絢麗多姿,生機盎然,趣味叢生。

局部賞析

畫面右上所題爲乾隆御製詩,原詩爲《御製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宴詩》,“鳳輦臨龍閣,新年第一祥。彤庭增喜氣,緑野遍春光。欣答初韶令,欽稱萬壽觴。枌橑蘭百和,勝帖燕雙翔。彩服孫曾繞,遐齡日月長。宮中行樂養,欲以化羣方”,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內《國朝宮史》卷十三。全詩記錄乾隆皇帝與其皇太后共度新春佳節,並祝福太后褔壽雙全。此詩成於乾隆二十五年,而來年便是皇太后七十歲大壽。從此掛屏的形制看來,這很有可能是乾隆慶祝母后生日的賀禮。

于敏中

題字以于敏中書法爲藍本。于敏中(1714—1780),字叔子,一字重棠,號耐圃,江蘇金壇人。清朝重臣,出身簪纓世家,爲乾隆二年(1737年)狀元,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在乾隆朝爲漢臣首揆執政最久者。其書法風格近於董其昌,曾奉旨敕書《華嚴經》寶塔。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庫全書館開,于敏中爲正總裁,監督編纂《四庫全書》。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去世,時年66歲,追諡爲文襄。于敏中著有《浙程備覽》《臨清紀略》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刻於敏中書法的御製詩長方掛屏,見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故宮經典—故宮琺琅圖典》,圖版274號。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亦一例,見1999年臺北出版《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圖版45號。

參閱:《故宮經典—故宮琺琅圖典》

圖版274,掐絲琺琅蘭花圖掛屏

目前所見如意雲形的掐絲琺琅大型掛屏寥寥無幾,本掛屏實屬難能可貴的宮廷藝術珍品。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拍中的一件乾隆御製掛屏與本品形制一致,尺寸不同,最終以逾1500萬港幣的高價成交,可作參考。

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拍LOT 3028

清乾隆 掐絲琺琅鎏金銅御製詩萬年如意掛屏

寬106釐米,成交價HKD 15,640,000

本場拍賣中的掛屏除尺寸比香港佳士得拍品略小之外,題材、內容、形制均極爲相似。以下是一組對比圖:

上圖爲華藝國際拍品

掛屏有相同的御製詩,題字均以于敏中書法爲藍本。

上圖爲華藝國際拍品

左圖爲華藝國際拍品

圖中描繪的四組器物內容、設色一致,僅有幾處細節略有差異,比如如意上所刻字數不同,海棠式花盆紋飾也略有差異。綜合對比來看,這兩件掛屏應爲同一時期宮廷造辦處所作。

掐絲琺琅自元朝便從西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這種工藝帶着伊斯蘭教藝術繁複綿密、蟠曲虯結、極重線條和設色的裝飾性特點。但一經傳入中國,便與我國已有的金屬製造工藝、鑲嵌工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的傳統工藝美術品。乾隆皇帝一向愛好藝術,對造辦處製作的各類用品均予過問,對琺琅器尤爲重視,因此至乾隆朝,琺琅器的製作工藝達到了頂峯,不僅數量多,而且製作精美,後世難以企及。其間所造大量琺琅器就用途而言涉及宮廷的方方面面,此掛屏屬陳列品,用以裝飾清宮殿堂,尤顯典雅華貴。

重華宮東梢間掛屏

翠雲館內的掛屏

此掛屏圖案飾以花卉瓜果、博古。北宋時,徽宗命大臣編撰《宣和博古圖》,收錄宣和殿收藏的青銅古器,後人追慕徽宗思古之幽情,開始作畫各類銅、玉、瓷等古器,並稱之爲“博古圖”,以明博古通今之志,寓意清雅高潔。

明 杜堇 《玩古圖》,絹本設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清 陳枚《月曼清遊圖冊》之

《圍爐博古》中品畫賞物的宮女

故宮博物院藏

博古圖開始成爲中國藝術品上常見的紋飾,亦多出現在文人書齋中陳設的掛屏,但在掐絲琺琅器上則不爲多見。

本掐絲琺琅掛屏,以斑斕絢麗的色彩描繪各類珍貴古器,再鑲在金碧輝煌的鎏金銅框內,既反映乾隆皇帝作爲文人的好古敏求之心,亦顯示他作爲君王的王者風度。

華藝國際2018秋季拍賣會

預展:2018.11.14-15

拍賣:2018.11.16-17

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L2

- 北京巡展 -

2018.10.24-26

北京華僑大廈二樓宴會廳

- 上海巡展 -

2018.11.10-11

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四樓申宴會廳

往期佳文回顧

預展 | 華藝國際秋拍推吳南生舊藏祝枝山、董其昌書法佳構

預展丨石濤《程京萼對題八開山水冊》亮相北京匡時秋拍

預展丨華藝國際秋拍 吳皴草木深:吳冠中精品賞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