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 朝鮮王朝(李氏朝鮮)的正宮(法宮)。位於朝鮮王朝國都漢城(今韓國首爾 ),又因位於城北部,故又稱"北闕",是首爾五大宮之首,朝鮮王朝前期的政治中心。

景福宮就是韓國人民心裏自認爲的韓國故宮。景福宮佔地面積大約57萬平方米,有5700多個房間。景福宮興建於明太祖時代,北京故宮是明成祖時代才建設,景福宮歷史的確比北京故宮還要長,但景福宮大多都是複製品,因爲原來的景福宮並非如今的樣子。

景福宮是朝鮮太祖李成桂於1395年建造的,在勤政殿裏舉行過登基儀式的王有第2代王定宗、第4代王世宗、第6代王端宗、第7代王世祖、第9代王成宗、第11代王中宗、第13代王明宗等。

壬辰倭亂時期景福宮的大部分建築被燒燬,後高宗時期,興宣大院君主持恢復並興建了7700多座建築。但明成皇后暗殺事件以後,隨着王朝逐漸沒落,景福宮也不再作爲王宮使用。

所以原本的景福宮規模並不大也並不華美,而且壬辰倭亂中,景福宮被日本人焚燬,被閒置了兩百多年。

韓國故宮影響力比不上北京故宮,中國文化影響了周邊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也有人說建築都是故宮的複製版本。

兩者這樣對比一下,結果就顯而易見了。雖說韓國故宮比北京故宮歷史有點久,但其展現出來的文化韻味歷史氣息、規模宏偉程度、建築規劃設局是遠遠比不上北京故宮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