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座標北新橋香餌衚衕東口,一家誘人的餐館——胖妹面莊,即將關門,想在京城喫上這碗正宗地道的川渝風味豌雜麪,您可要抓緊這最後幾天去一趟了!

北新橋胖妹面莊

山城風情 火爆京師

胖妹面莊,本是來自重慶的一家知名麪館,從一個路邊攤點發展到今天,已20餘年,位於香餌衚衕裏的這家,是北京唯一的直營店,不少美食老饕直言:這裏做着京城最好喫的那碗小面。

別看這裏店面不大,菜品不多,環境嘈雜,但並不妨礙各路食客一到飯點便烏央烏央從四面八方“殺將而來”,圖的就是兩個字——好喫!

首先是乾餾豌雜麪,麻香爽利,味道濃郁,據說調料中的四味辣椒,其中三味是從天府之國直接運送,在北京都買不到;

再說牛肉麪,牛肉塊選用的是小腱子肉,每塊肉裏都包含牛筋。紅油湯香辣濃郁,喫着有種重慶紅油火鍋般的口感;

肥腸面的做法同樣很“川普”,腸撕的足夠乾淨,留下腸本身的軟香滋味。

冒腦花,口感軟糯之餘,不沾一絲腥氣,配上蔥花香菜更是又解饞又提香,能讓這款重慶本地的“黑暗料理”在異地他鄉也如此受歡迎,胖妹確實有獨到之處。

此外,不得不提涼糕和冰粉,這是喫重慶火鍋或小面必備的小食,乃解辣去火之良器。胖妹家的涼糕用自制米漿做好,提前一天熬製,再放冰箱裏冰鎮一晚。喫了滿嘴麻辣香後,再來幾口糯香額涼糕或者冰粉,絕對夠爽。

還有,紅糖餈粑,老麻抄手,陳皮綠豆沙......這些兼具特色與美味的菜品餐食,小北就不一一細論了,因爲此刻敲着鍵盤的小北已經哈喇子四溢,控制不住自己了!

有的人生平第一次喫豬腦花,是在北新橋胖妹;

有的人爲了喫上胖妹的一碗小面,寧可頂風冒雨,公交+地鐵,長途跋涉,耗時綿長也在所不惜;

這裏總是食客盈門,滿倉滿谷;

這裏獨具山城風情的裝修風格,讓您在喫着“麻辣鮮香”的小面同時,瞬間就好似到了抖音網紅之都重慶的洪崖洞。

在京開業不過短短几年,胖妹面莊已經人氣爆棚,就連著名鋼琴家李雲迪都經常來此打卡;很多人隔三差五就要來此喫上一碗小面,已經成了習慣。

可是因爲店面擴建升級,自2018年10月21日起,胖妹面莊將正式閉店,至少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和大傢伙見面了。

所以,您要是實在割捨不下這碗爽辣的小面,或者還沒喫過的想着去打一次卡,那就請抓緊去吧,最後三天時間了。

地址:北新橋香餌衚衕東口

交通:5號線北新橋站D口出往南200米,進香餌衚衕西行30米

說起來,北新橋算是京城一處美食聖地了,胖妹面莊雖然暫時關門,但這裏還有幾乎全天不打烊的北新橋滷煮店。

北新橋滷煮老店

這是四九城裏最知名的“深夜食堂”。

營業到凌晨四點,是的哥、加班族們喫夜宵的好去處。店內的滷煮老湯據說自開業起就一直在用。滷煮的量給的特別大,另外這兒的拉麪做的也很好。

接地氣兒的經營與味道,讓這裏食客總是滿滿。就連謝霆鋒,都來光顧過。

只是曾經的“小簋街”——北新橋三條,是找不回來了。

北新橋三條

消失的“小簋街”

北新橋本就和簋街離的不遠,而北新橋三條因其自帶的美食基因,一度吸引着萬千喫貨慕名而來,有了“小簋街”的美名。

玫瑰紅碳烤羊排

羊排味道很濃郁且不擅,烤制的非常到位,鮮嫩多汁,肉也容易脫骨。小北每次和發小去聚會,都得來一扇三斤起步的。

小兩口烤肉

這家店走的是將老北京炙子烤肉與韓式烤肉相結合路線,各式肉類烤品都很不錯,最關鍵的是小料,鹹鮮回甜中帶着清香,在京城烤肉界是秒殺衆生的存在。

瘸哥小館

醬肉做的肉皮不膩,瘦肉不柴;餃子皮薄餡大,醬油和餡的比例調配的特別適中。

王大人醬肉館

主打的也是各種醬肉,全是“橫”菜,卷着現烙的大餅和水疙瘩,能喫出童年的幸福感。

遙想當年,在北新橋三條裏,煙霧繚繞,人氣喧囂,雖然沒有大金鍊子小手錶,卻也是一天三頓喫燒烤,怎麼high怎麼來,折騰到12點多都不嫌晚吶。

不過隨着2017開啓的一波整改,如今的這裏畫風已經變成:

花箱綠植點綴路邊 ☟

圖片來源“北京東城”今日頭條號

單向行駛標醒目可見 ☟

圖片來源“北京東城”今日頭條號

整潔的路面讓人讚歎 ☟

圖片來源“北京東城”今日頭條號

便民菜站就在家門前 ☟

圖片來源“北京東城”今日頭條號

雖然再也不能於此愉快的喝酒喫肉吹牛X了,但看到三條以及整個北新橋都在越變越整潔,小北還是由衷的欣慰。

說起北新橋的衚衕,除了三條外,這一帶雲集了北新衚衕、北新橋頭條、北新橋二條、北新二巷、三巷、五巷等多家衚衕。

看上去,它們和東城區的其它衚衕並無二致,屬於典型的老北京平民衚衕生活區。可也就是在這片尋常巷陌裏,竟然藏着一處“海眼”。

北新橋

詭異的海眼傳說

啥叫海眼?就是通向大海的通道口,類似好萊塢科幻大片裏的蟲洞,是人類凡間和另一個物質世界產生聯繫的端口。北新橋這個海眼可是不得了,當年差點淹沒了北京城。這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在明代,燕王朱棣奪了帝位後重回北京,不想卻惹怒了一直佔着苦海幽州的興元老龍,於是它動用法力,引海水漫灌紫禁城,金鑾寶殿都快被淹了。

朱棣沒法子,請來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神軍師劉伯溫出山。劉伯溫掐指算出這龍的來歷,就派降龍羅漢下世的姚少師出馬,捉拿老龍。

老龍一看剋星來了,嚇得肝顫,到處亂竄,跳進了海眼。姚少師就現出羅漢金身追進海眼。二者上下翻飛,各顯神通,最終,姚少師道高一尺,將老龍鎖在海眼旁的一口井裏。隨後又在井旁修了座無翅橋蓋住了海眼,鎮住了老龍。

老龍不服氣,問姚少師啥時候能出去。

姚少師說:"等橋舊了,你就可以出去了!"老龍信以爲真,就耐心等着。哪想這姚少師給橋起名叫北新橋,換句話說,等太陽打西邊出來的時候,橋就舊了。老龍是等到花兒都謝了也別想出去了,北京城的水患問題也就解決了。

故事講完了,雖只是個民間傳說,但裏面的幾個主要人物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劉伯溫

原名劉基,字伯溫。相傳是朱元璋麾下第一謀臣,通陰陽,曉八卦,文韜武略,料事如神,不僅幫明太祖打了江山,還幫朱棣建了北京城,以及十三陵、山海關、天津的修建者。

此外,他還擅長預言,所著《燒餅歌》號稱可知後世500年興衰事。

其實,就如《三國演義》裏狀諸葛多智近似妖,劉伯溫是個人才,但被過分神化了。且不說《燒餅歌》的真僞,就說朱棣修建北京城時,劉伯溫早已仙逝多年。

姚少師

姚少師,即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爲僧,法名道衍。雖遁入空門,姚廣孝卻是心繫紅塵,他精通佛、道、儒、兵諸家之學,成爲了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心腹謀士。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姚廣孝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永樂帝最終遷都北京,姚廣孝同樣是建言獻策的重要人物。

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老爸封爲燕王,坐鎮北京。發動靖難之役後,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成爲永樂皇帝。

永樂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頗有作爲的皇帝。修建紫禁城,遷都北京;五次親征蒙古,鞏固北疆;改革吏制,完善內閣文官制度;減輕田賦,與民修養。

而一方面,朱棣生性刻薄,冷血殘酷。曾誅滅建文帝舊臣方孝孺十族,活剮三千宮女,派遣鄭和下西洋去打探已失去帝位的侄子朱允炆的下落,試圖斬草除根。

咱們再說回海眼和北新橋。

茶館有玄機

據說在如今北新橋路口東北角,曾有一家茶館。鎖龍井就位於茶館中。有位老人回憶說,井口蓋着一個圓形的大磨盤,磨盤上打了個洞,鐵鏈就從裏面伸出來,一圈一圈繞在粗鐵棍上,鐵棍則橫放在磨盤上。

他曾衝着磨盤的洞口朝井裏喊話,幾秒鐘異常安靜後,井底傳來巨大的響聲,嚇得他一個猛子跳起來,癱坐在地上。

嚇尿小日本

話說是在抗戰時期,一幫日本鬼子來到北新橋巡查,懷疑這口井裏藏着八路。於是,就想把鐵鏈子斬斷,但鐵鏈子太結實,老是砍不斷,改成把鐵鏈子從井中拉出來,這一拉就是七天,鐵鏈子都堆到十多米高了,還沒看到盡頭。

這時,井裏突然傳出一陣陣海嘯聲,小鬼子嚇得尿了褲子,趕緊收手,把鐵鏈子又放回了井裏。

爲難紅衛兵

文革時,又有紅衛兵不服,試圖將鐵鏈拉上來。鐵鏈子拉上兩卡車,還是不見盡頭。這時井裏又開始傳出可怕的呼嘯聲,還有隱隱的類似雷鳴的聲音。革命小將們一貫天不怕地不怕,繼續往上拉,這時井裏就如開水般沸騰,還翻着濃郁的腥味兒。上歲數的人都說這是作孽啊。

紅衛兵也怕了,最終放棄了,將鏈子趕緊扔回了井裏。

早些年的這些靈異傳說,是真是假無從考證,日本鬼子那段聽着像“抗日神劇”,紅衛兵這出又像是看《鬼吹燈》。不過前幾年,北新橋這口海眼又鬧了次大動靜,這時間距離咱們可挺近的。

五號線,繞道走

2003年6月17日,北新橋地鐵五號線建設工地發掘出一口老井,深不可測,據說在井口可聽到井內嘩嘩的流水聲。井內有一條鐵鎖鏈,長不見盡頭,但並無條石、井圈、鐵鏈之類的構件。

這口井究竟是不是傳說中鎮壓老龍的海眼,不得而知。總之五號線北新橋站是繞開了這裏,是爲保護文物還是辟邪,連專家都沒有去深究。

2008年前後,在北新橋路口西南角建了一個小公園,裏面修了一座真橋,上面刻着“北新橋”,算是結束了北新橋沒有橋的歷史。可見,姚廣孝當年“忽悠”老龍的話,大家並沒在意,修了新橋,也料定它掀不起啥風浪。

有心之人還畫出了古井示意圖,分析稱當年挖這口井時,施工遇到了壓強極大的泉眼,所以得用大量填壓物,鐵鏈當然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可控。

傳說軼事,就說到這裏。各位親可能要說了,這北新橋藏着這麼多祕密,如此邪性,還適合居住麼?你這話還真說着了,北新橋太適合人類居住了,不僅有美食館子,在這兒生活,是怎一個爽字了得!

同日升糧店

這家國營老糧店坐落在北新橋三條衚衕口,從早上開門到晚上打烊,在“奧世凱同日升北新橋糧行”的金色招牌下,顧客絡繹不絕。

暖黃色的燈光下,200多種糧食躺在一個個小“隔間”裏,遠遠望去五顏六色。牆腳的幾個大桶裏,純芝麻醬、二八麻醬和小磨香油的香味兒瀰漫在空氣裏。

面積只有80平方米的小店裏,各類商品加起來有1300多種,儼然成爲了附近居民的“小糧倉”。

此外,北新橋的老街坊們,更是不會忘了:

大華商場

位於北新橋路口東北角,最早叫北新橋百貨。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年代,大華商場經營的東西很全,日用雜品,家用電器,兒童玩具、服裝衣帽,可謂應有盡有。

居德林

每天晚上6塊錢的滷煮,切肺頭師傅是六指兒,您都還記得吧?對於北新橋人來說,這纔是滷煮老店!

您問了:這不是家素菜館子麼?怎麼賣滷煮啊?嘿嘿,小北也正想問呢!

高臺階冷飲店

小北記不太清這是曾經位於北新橋西南角還是東南角的一家冷飲店,杏仁豆腐和酸梅湯,喫過的人肯定會說再沒遇見過這麼地道的。

您看,北新橋不僅有詭異的“海眼”傳說,還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市井煙火。

這裏北鄰雍和宮,南靠東四,地段賊好,您這兩天趕來喫胖妹小面的時候,最好沿着附近都去走走逛逛,不僅消食,而且開眼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