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足10年,但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產量,以及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的發展速度,全面實現了國際領先,並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成世界純電動汽車引領者。”近日,“新形勢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特邀專家張書林如是說。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速,進入企業也逐漸增多。會上,張書林認爲,自今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競爭發展與結構調整並重的新時代,預計2020年以後,將逐步進入企業兼併重組的高峯階段。

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國際引領

“2009年出臺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決定了兩件事,一是着力培育自主品牌,二是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這是國家規劃中首次提到新能源汽車。”張書林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進行了解讀。

正是因爲國家着力培育,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礎共性技術與核心關鍵技術研發不斷推進,關鍵零部件與整車控制集成領域取得重要的突破。主流車型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大幅提升,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

“今年國家已經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消外資進入合資企業的股比限制,這意味着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國際化競爭。另外,補貼退坡、雙積分制的執行都將倒逼電池技術、整車集成、輕量化技術等快速發展。”張書林表示。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規劃部副部長張玉良認爲,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幾個比較好的傾向:新能源汽車由乘用車和商用車同時推進,向乘用車轉變;由公共推行主導方向,逐漸向私人用戶轉變;由有限購城市推廣轉變向非限購城市推廣;由消費者被動購買向消費者主動購買轉變。

競爭發展與結構調整並重

“在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城市能源革命發生重大轉變,推動整個能源結構快速轉型。新能源車目前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快速擴張後,對整個電力供應的影響也有巨大的推動。”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

“但是隨着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企業逐步增多,下一步競爭發展與兼併重組將成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式。”張書林表示。

他介紹,目前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大致分爲,傳統的燃油汽車企業、國家覈准新進入的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由地方政府覈准進入的純電動商用車企業,以及準備申請新建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這些企業共有180多家,競爭的加劇必然會優勝劣汰。

針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的核準管理問題,張書林認爲,近期不會放開,覈准的條件只會越來越高,生產准入的標準將越來越嚴格,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涉及到國家能源安全;二是重複建設,不利於有序競爭環境,也不利於集中優勢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不利於形成國際競爭優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