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江傑羣介紹說,駐村扶貧工作隊在瞭解相關情況後,馬上進行實地走訪調研,籌措資金完成井美村文體廣場等工程建設,改善村內的人居環境。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張宇璇。

改造後的井美村金鳳廣場航拍。

從甬莞高速大溪出口下車,便到了井美村的入口。正值酷暑,村口“南網情深、和諧井美”的標語在陽光的炙烤下顯得尤其醒目。步入井美村,這裏空氣清新,綠水環繞,一幢幢白牆青瓦的小屋穿插在青山綠水之中,匯成了一副抬頭看山山有色,低頭看水水成景的美麗鄉村畫卷。

“這要在三年前,井美村可完全不是你眼前的這幅景象,水體污染嚴重,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很薄弱。”揭西大溪鎮井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耀喜笑咪咪地向記者說道:“三年間,我們村不僅在村容村貌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集體收入也有了大大的增加。”

井美村位於揭陽市揭西縣大溪鎮西部,爲廣東省定貧困村,全村相對貧困戶56戶205人。2016年4月,南方電網公司進駐該村實施幫扶,因村因戶制宜,制訂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讓井美村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脫貧之路。截至目前,南方電網公司共自籌扶貧資金1377萬元幫扶井美村。據統計,井美村已實現51戶193人預脫貧。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爲村民文化生活添活力

沿着平坦寬闊的村道,往井美村深處走去。不管是村裏的主要街道,還是背街小巷都乾淨整潔,清澈明亮的老寨場池塘、設施齊全的金鳳廣場、寬敞整潔的文體廣場都展現出井美村的可喜變化。

“之前村集體收入低,缺乏資金支持,井美村一直缺乏村民的集體休閒活動場所。”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江傑羣介紹說,駐村扶貧工作隊在瞭解相關情況後,馬上進行實地走訪調研,籌措資金完成井美村文體廣場等工程建設,改善村內的人居環境。

改造後的井美文體廣場航拍。

“在文體廣場沒有建成之前,那裏就是一塊荒地,周圍雜草叢生,村民的生活污水都在周圍排放,根本沒人願意往那附近走。”村民李明芳回憶起文體廣場整改前的模樣頗有些感慨。文體廣場建成後,她在旁邊開了一家餃麪店,做點小本生意自給自足:“現在不僅是咱們村,旁邊村的村民也會來這附近打籃球、做運動,人流量大了,他們在休閒娛樂之餘也會來我這買點小喫,小店每個月差不多能有3000元的利潤,我很知足。”

夜晚的文體廣場燈光明亮,少年們在籃球場上肆意揮灑汗水,往來散步的村民絡繹不絕,甚至比白天還要更熱鬧一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南方電網公司按照農網示範點高標準推進井美村農網改造,投入資金239萬元,有效解決了該村穩定用電、放心用電問題。改造後,井美村供電可靠率由原來的99.15%提升至99.96%,井美村藉着“動力農電,精準扶貧”的春風,徹底解決了過去電網網架結構薄弱、自動化水平不高等問題,讓每家每戶都用上了放心電。

夯實基層黨建工作 讓扶貧精神入村入戶入民心

精準扶貧如何抓?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的點睛之筆是幫助井美村夯實基層黨建工作,讓扶貧精神入村入戶入民心。

在井美村黨羣服務中心,牆面樓梯的走廊都成了扶貧黨建工作的宣傳陣地。牆體上醒目的貼着井美村三年扶貧的目標計劃、“攻堅作戰圖”,二樓黨羣活動中心內也是貼滿了黨建標語,會議室內的書櫃裏擺滿了由南方電網公司機關黨委捐贈的各種黨建類書籍,供各位黨員、村民學習。在街道和村民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擺放了各類戶外宣傳牌,因地制宜全面開展黨建文化宣傳。

“老百姓通過這些來了解國家扶貧相關政策,瞭解村裏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井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李耀喜說:“村裏慢慢有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氛圍,村民能感受到南網工作隊進駐後,村裏發生的一些變化。”

井美村在2019年4月9日被揭西縣委確定爲“黨建示範村”創建點,“這就更加要求我們的黨建品牌要創建好,黨建氛圍要營造好。”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劉建強堅定地說:“接下來我們會加大扶貧相關政策和成效的宣傳力度,帶動羣衆,尤其是貧困戶發展經濟、脫貧致富,進一步營造脫貧攻堅氛圍,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扶貧先扶智 深化教育扶貧托起井美希望

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一行共三人,他們在井美的駐村臨時辦公室就位於井美小學內。

井美小學校長李武城將井美小學三年來的變化真真切切的看在眼裏:“這3年來,在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扶持下,學校的硬件設施逐步完善,教育教學質量也穩步提升。”

據李武城介紹,在之前,井美小學跑道及廣場均爲沙土場地,學生做操、跑步、運動時塵土飛揚。工作隊進駐後,對運動場及廣場進行升級改造,鋪設塑膠跑道,爲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舒心的好環境。

南方電網公司駐井美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劉建強到貧困戶進行入戶走訪,瞭解民情。張宇璇 攝

駐村扶貧工作隊每年都會開展“南網·愛在金秋”助學活動和義務教育營養補助計劃,主動聯繫到異地就讀貧困生所在的學校和教育部門,跟進教育補助的落實情況。

在村民李俊華的小兒子李曉輝中考完不久,扶貧工作隊還主動上門,爲曉輝未來的教育支招。工作隊隊員爲李俊華詳細列舉了兒子未來發展可能的三條路:外出打工、繼續讀普通高中或是去上技術學校,並一一分析了每條路的利弊。最終一家人商量後,扶貧工作隊把曉輝推薦到了廣東電力職業技術學校。今年7月,李曉輝已經順利從學校畢業,並被江門市江騰電力投資有限公司錄用,入職南方電網公司大集體企業,真正做到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扶貧先扶智,教育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據劉建強介紹,工作隊會持續深化教育扶貧工作,落實井美小學廚房改造項目,並利用學校現有辦公場所,建設“南網知行”圖書室,爲在校學生提供新的學習場地。

授人以漁 發展特色產業富民路

“自從南方電網的扶貧工作隊來了以後,收入更多了,生活也更好了。”已脫貧的井美村村民李惠柳對扶貧工作隊充滿感激,他對記者說,南網扶貧工作隊很親切很踏實,從生產、生活等多方面都對其照顧有加。

如今,井美村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四集體”“四單項”的產業就業幫扶格局。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站、井美村原生態甲魚養殖扶貧示範基地等四個集體項目去年爲全體幫扶人口帶來人均1900.13元的收益分紅。種養殖啓動資金幫扶、實施“以獎代補”種養殖產業幫扶、開設“井美村原生態農產品”網店和實施就業獎補政策四個單項項目極大激發了幫扶戶種養殖和外出就業的熱情和動力。

井美小學屋頂的分佈式光伏站。張宇璇 攝

據瞭解,井美村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由南方電網公司全額捐資援建。一期項目位於井美小學樓頂,二期項目位於井美村老人活動中心樓頂。截至2019年6月30日爲止,共發電17.43萬千瓦時,已到賬收益10.49萬元。

井美村原生態甲魚養殖示範基地。張宇璇 攝

井美村的姜薯種植產業園地。張宇璇 攝

在地方特色產業扶貧方面,南方電網公司共投入資金95萬元,開展井美村水產養殖扶貧示範基地產業項目建設,建立一套適合當地甲魚養殖技術體系,截至目前,項目已獲收益16萬元。工作隊還將姜薯種植作爲產業幫扶的一項重要舉措,並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啓了井美村原生態農產品的微信宣傳和銷售。大力開展種養殖獎補、就業獎補和啓動資金幫扶工作,免費資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購買雞苗、豬苗、魚苗和生產工器具,激發他們勞動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和熱情。

強基礎、補短板、重教育、惠民生、興產業,三年的扶貧攻堅工作,讓井美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幫扶戶收入有保障、就業有門路、發展有資金,井美村已經進入脫貧奔康的正常軌道。扶貧的種子早已種下,變化也在點滴間悄然發生,也許在一年後,重訪故地,井美村又會是一番新景象。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張宇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