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TV的倒閉看似突然,實則有跡可循。這家被王思聰中途放棄的公司,又能帶給企業哪些警示呢?"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熊貓TV負面新聞不斷,高層內鬥、王思聰撤資、主播出走等事件,都讓這家公司搖搖欲墜。

3月7日晚,關於熊貓的一切傳聞都塵埃落定,熊貓直播app下架,COO張菊元在工作羣中發文宣佈公司關閉,遣散員工。22個月內零資金注入的熊貓TV就這樣落下了帷幕,從嗜血的直播行業黯然離場。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四年前正值直播行業的風口,加上王思聰自帶的“流量光環”,熊貓TV上線不久就在直播行業嶄露頭角。可最終,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熊貓TV,依然沒能逃過遊戲直播行業最後的收割期,打爛了一手好牌,悲壯收場。

爲何連王思聰都救不了熊貓?互聯網創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企業破產後應該何去何從?

01

佔領市場主導,纔有生存空間

從千家直播平臺的廝殺到虎牙、鬥魚、熊貓三分天下,熊貓着實有過一段輝煌的日子。可到頭來,鬥魚、虎牙成功抱上騰訊大腿,熊貓卻只落得個涼涼的下場。

熊貓的倒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殘酷的道理,對於互聯網創業者來說,不能成爲行業市場的第一、第二,就不會有好的下場。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互聯網所倡導自由平等,人人都有機會,對於公司來說並不適用。在這個鬥獸場裏,具有市場主導地位的企業纔有生存的權利。

創業公司要找到一個細分市場,然後將其擴大。因爲互聯網創業做的不是技術而是資源,技術的更迭又十分快速,只有在一個細分領域裏達到市場主導的地位,才能到更多的領域拓展,最終形成一個生態圈,使得公司在殘酷的競爭當中生存下去。

在直播行業的風口上,有成百上千家直播平臺冒出,可最後堅持下來的兩大頭部企業虎牙和鬥魚都在遊戲直播這個細分領域裏成爲了市場主導,並且從一直以來都愛佈局其他的垂直細分領域。鬥魚更是在2016年,佔據了直播行業七成的細分領域。

與鬥魚和虎牙相比,熊貓的倒閉可能正是因其沒有深耕的領域。它一會兒做遊戲、一會兒做泛娛樂、一會兒做明星,缺乏核心競爭力,便無法取信於投資人。

02

投資的危險信號

從2017年5月起,熊貓TV便無資金注入,雖然管理層在過去兩年間不斷嘗試,尋找了至少5個潛在的投資方,但最終都沒能達成一致。熊貓在業務上沒能佔領市場主導地位只是原因之一,它散發出的幾個危險信號,也是無法獲得投資人青睞的重要原因。

熊貓TV共有19個投資方先後進入,這說明它在先前是十分被看好的。而奇虎360的進入,以及隨後引發的兩大集團之間運營權的爭鬥,則散發出了非常明顯的危險信號。一個被內鬥不斷消耗的公司,必然是難以長遠經營下去的。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熊貓直播COO 張菊元

熊貓直播本就是一個靠王思聰流量起來的企業,而在他本人撤資後,難免讓人對熊貓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早期投資者撤資、不參與後期融資輪肯定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這也是熊貓失信於投資人的重要原因,一個被創始人拋棄的公司,前路一片渺茫。

03

佛系創業 自取滅亡

熊貓之所以落得被王思聰拋棄,兩年多無資金注入的悽慘下場,與其本身企業管理太過佛繫有莫大的關係。創業這條路,一味燒錢並不可取。熊貓的破產,更是爲許許多多的創業者敲響了警鐘。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引入投資人需要謹慎再謹慎。內鬥的企業其實不在少數,熊貓大概是差了點運氣,在內鬥中獲勝的,偏偏是缺乏業務能力的360系。他們的確在技術上佔據優勢,但直播這個行業,拼的並不是技術。

KPI制度對於成熟的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早期的團隊來說,KPI不能過於繁重死板,但也不能形同虛設,更不能沒有。熊貓TV的管理是出了名的佛系,主播們即使人氣和點播量不達標也沒關係。和其他平臺辛辛苦苦營業的主播相比,熊貓的主播簡直是活在天堂。

但天堂沒了,主播也就散了。

04

破產後的員工安置

熊貓破產後,丟了飯碗的不只是平臺上大大小小的佛系主播,還有即使被欠薪也堅持到現在的五百多個佛系員工。好在熊貓雖然整體都很佛,卻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熊貓TV官博曾發佈信息稱,“主站流浪計劃第一階段開啓,工程師逐漸斷開與木星連接,注意,請務必保持已連接的服務正常。”雖然業務上拼不過人家,但熊貓在員工安置上卻做得很好。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熊貓TV的Hr在工作羣內公開徵集員工簡歷,並幫助員工推薦新工作,頭條、快手、映客、花椒等多家含直播業務的公司都包括在內。

這種員工安置方法在互聯網公司當中相當常見,一方面節省了資金,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緩解員工糾紛,讓公司安心進入破產流程

05

破產後有哪些流程

企業並不是想破產就能破產。離婚都得先辦個離婚證,企業要想破產必然也得走法律程序。

首先,企業要停止運營,並向法院進行申請,經過法院裁定後才能正式宣告破產,發公告說自己破產來逃避債務,是想都不要想的。

企業在進入法院的破產程序後,法院會確定破產管理人,組織所有的債權人進行債權申報,確定企業剩餘未清償的債務。

法院也會對企業的可支配資產進行覈算,剩餘的資產首先用於還稅款、發放員工工資,最後纔是對債權人進行清償。需要注意的是,用於清償的財產是破產財產,通俗來講就是破產企業的財產,已經抵押的財產並不包括在內。銀行擁有對抵押財產的優先處理權,拍賣還完銀行貸款後,剩餘的資金纔會進入破產財產。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你或許以爲,宣告破產,熊貓TV事件就已經告一段落了。然而,事情遠沒有結束,破產程序的流程十分複雜。企業小助手建議各大企業,應聘請專業律師申請破產程序。在與破產管理人,其他債權人以及和債務人之間的各種溝通中,代表破產企業本身的利益發聲,最終確定對破產企業更有利的方案。

在破產程序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程序叫做“重整”,就是通過各種安排,比如資本運作,資產重組等方式,最後讓企業避免最終走向破產的結局。在這樣的過程中,破產企業自己的律師的存在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熊貓TV倒閉,創始人王思聰爲何早已撤資走人而且還“見死不救”?

至此,曾經直播行業的一大巨頭就此倒下。它既爲公司的管理敲響了警鐘,也爲企業經營不善後的處理給出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如果你也對企業投融資、員工管理、企業破產流程有相關疑問,歡迎後臺諮詢有法365企業小助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