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童年照,好像每個人家裏都有好幾本泛黃的相冊,現在翻出來就想到我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

我們每次看自己的童年照時,想象中是這樣:

這樣:

甚至是這樣的:

可是,事實上每次翻開相冊都是這樣:

這樣:

甚至是這樣的:

那麼我們爲了避免讓童年照不堪回首,拍攝小朋友時有什麼方法可以拍得更好?以下分享爲孩子拍出更動人的照片~ (不論是手機、無反或單反也適用啊~)

1) 用抓拍方式,捕捉自然的一刻

小朋友于不同的年齡對鏡頭的反應也會不盡相同,但通常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太喜歡常常如你所願地望向鏡頭。其實真的要他們望向鏡頭才值得我們按下快門嗎?我們既然希望記錄他們的生活點滴,就應該多些捕捉他們自然的一瞬間。所以大家可以嘗試用抓拍方式,即是不用刻意地叫他們望着鏡頭拍照,而是等待他們和家人相處時、和一些地方互動時、或在家裏玩耍時在旁邊拍攝,捕捉他們自然的一刻,便不會拍出一些生硬或笑容牽強的照片。

2) 注意鏡頭拍攝的角度,從小朋友的視野看世界

一張照片漂亮與否通常也和照片的背景有着很大的關係。所以如果現場環境優美,我們拍攝時可以儘量吸納多些背景。但很多家長也習慣站着幫小朋友拍照,因小朋友也比我們矮小,我們站着拍便會使鏡頭的拍攝角度向下傾斜,導致照片大部分的背景變成地面,浪費了美麗的背景。所以我們拍攝時應該儘量蹲下來,把鏡頭拍攝的角度和小朋友的眼睛成一水平,這樣便可以吸納更多的背景,使照片的背景更豐富。

3) 別讓小朋友太吸引你,拍攝時應留意背景的景物

如果爲小朋友拍攝時只把焦點放在小朋友身上,會令我們忽略了背景及外圍的景物,導致應該要拍攝的東西沒有拍攝;不應該拍攝的便拍下來。所以我們拍攝時應該要意小朋友的前後左右,例如我們要拍攝小朋友于迪斯尼樂園玩時便應把它的背景也拍下;小朋友旁邊有一個垃圾桶便避免不要拍下它,令照片可以表達出你想說的故事及不會過於雜亂。

4) 注意相片的表達,給自己拍攝那張相片的理由

當我練習構圖時,我常常會問自己:“我拍這張照片的目的是什麼? 是否要讓人知道小朋友在做什麼?”……等等的問題,令自己可以清楚知道拍攝的目的,從而於照片的構圖上、景深上、按快門的一刻作決定,使自己拍出想要表達的照片。

5) 注意相機的水平角度,減少照片左右傾斜

有時候新手父母在拍攝時也比較少留意相機的水平角度,令照片畫面傾斜。

6) 決定相片的邊緣

爲了記錄小朋友的點滴,我們可以利用廣角的焦距拍攝多些連人帶景的全身照,這樣便可以表達出他們與現場環境的互動。但當拍攝全身照時應該儘量給小朋友的上下左右預留多些空間,不要令小朋友太貼近照片的邊緣,以免照片帶有壓迫感。如果拍攝時甚至把小朋友的小部份身體置於鏡頭以外,照片會給人有不自然的感覺呢。

7) 井字構圖法

拍攝時我們應該把小朋友放在畫面中什麼位置? 如果新手父母拍攝時沒有什麼構思,最基本的井字構圖法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8) 避免拍出模糊的相片

要拍攝一張清晰的照片,那我們便需要留意快門速度。當我們手持相機拍攝時,我們的動作無可避免會有震動的情況發生,如果快門太慢,便會容易拍出模糊的相片。當鏡頭的焦距越長,影像受到我們晃動的問題便越嚴重,所以焦距和快門的速度有着重要的關係。

9) 多用連拍方式,別吝嗇多按動快門

小朋友活潑好動,有些可愛的表情或動作並不是我們可以輕易地按一下快門便可捕捉得到。所以我們有時往往是需要採用連拍方式,多按一些快門來務求捕捉到完美的一刻。

10) 把玩具變成拍攝的道具,與小朋友邊玩邊拍

拍攝小朋友成功的關鍵是可以凝固他們童真的一刻,所以除了曝光、構圖、色彩及氣氛配合等元素外,說到底,最重要還是如何捕捉小朋友每個微細表情和動作最爲重要。那什麼時候是捕捉他們美麗表情的好時機?當然是玩的時候!所以當拍攝的場地沒有什麼特別的遊玩設施給他們玩耍時,他們便會覺得乏味變得不願意給我們拍攝。我們可以帶上他們喜愛的玩具或準備一些小玩意邊玩邊拍。

其實於網絡上也看見很多父母拍的照片也非常漂亮,雖然他們用的拍攝技巧或手法也不盡相同,但是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用心拍攝。所以只要我們多些陪伴子女,增加多些親子時間,便一定有機會遇到他們開心可愛的一刻,使我們拍攝到美麗的照片了~

希望自己小小的經驗及分享可以幫助到一些新手攝影父母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