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柴橋紫石“味道”...

不知道用怎麼樣的詞彙去描繪她的味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滿目蔥蘢、萬紫千紅……她的味道,熱辣辣的,甜滋滋的,清涼涼的;她的味道,會讓人心潮澎湃,會讓人眼眶溼潤,會讓人身心陶醉;她的味道,像春天的雨水,酷暑的清風,寒冬的暖陽……

她的名字叫紫石。

歷史的味道

紫石,她的名字中有歷史的味道,厚重悠遠。

➨紫石廟

紫石社區不遠的東面,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叫紫華山。山上的岩石呈紫色,故此地稱爲“紫石”。此景正應了“紫氣東來”四個字,誰敢說這裏不是塊風水寶地?

說到紫華山,就要說說紫石廟。說起紫石廟,不得不說說王安石。北宋年間,王安石曾任鄞縣知縣,當時蘆江流域常年遭受海潮侵襲之苦,對地方農耕帶來無窮禍害。見此情景,王安石歷經艱難,帶領工匠們修築堤塘堰碶,鑿山建穿山碶,爲蘆江兩岸農耕生活立下汗馬功勞。

王安石病逝後,當地百姓在紫華山的隱蔽處用紫石建造了一座廟,以此紀念王安石。不知過了多少年,有一次發洪水,廟遭遇泥石流,被沖垮了。洪水過後,有人發現王荊公的神位牌竟然出現在紫石河的一個墩上。此時朝廷禁令已解除,就這樣,在那個美麗的河墩上有了後人衆所周知的紫石廟。

紫石廟在後來被改建爲糧庫。可是,在當地百姓心中,一直座落着這麼一座紀念王荊公的紫石廟。

➨瑞巖寺

瑞巖寺始建於唐朝,已有約1200年曆史, 與天童寺、阿育王寺一起被譽爲浙東三大古剎。王安石曾題詩:山山桑枯綠浮空,春日鶯啼谷口風。二十里松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滄桑變遷,皆爲往事,古剎名勝得以保護和開發。重建後的瑞巖寺,璀璨輝煌,古木參天,寶鼎蒙煙。

➨正陽禪寺

▲正陽禪寺

正陽禪寺位於北侖柴橋,楊家埠山東麓,陳勝橋西側,東去隔海爲觀音道場普陀山,右鄰千年名剎瑞巖寺。寺初名金雞居原址在附近的葉家岙。

➨鍾觀光故居

▲柴橋文保點之鐘觀光故居

鍾觀光故居位於柴橋大溟村姚江岸29號、32號至38號,據當地村民介紹,祖傳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該故居集清代晚期傳統民居和帶有西洋風格的民國建築於一身,鍾觀光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和晚年。 2008年5月8日被區文物保護委員會覈定公佈爲區級文物保護點。

1

芬芳的味道

紫石,鮮花盛開的地方,到處瀰漫着芬芳的味道。

八十年代起,紫石人就嘗試着栽種花木。至九十年代,眼前這塊肥沃的土地已經被成片成片的鮮花點綴成色彩斑斕的畫卷。當我置身於這一片無邊無際的花海中,彷彿與這些花木融爲一體。我深深吸吮着蘆江河的乳汁,酣暢吞吐着泥土的芬芳,盡情享受着陽光的撫慰。我似乎聽到了體內的拔節聲,我和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的苗木一般,挺直了腰桿,迎接着花農的笑臉——那是坳黑的,卻也是幸福的,像花兒一樣盛開着的笑臉。

除了這大片大片花的海洋,別墅的牆頭、農家的小院、村路的拐角,都有花兒搖曳的身姿。清風掠過,帶來陣陣花香,令人陶醉……

➨河頭村

▲農村新貌

青山相依、古樹庇佑、千年古寺、萬畝花田、一襲綠水悠悠環繞,這是河頭村,坐落於寧波市最美森林之一九峯山南麓,與瑞巖4A級風景區相毗鄰。相傳,素有“瑞巖河頭”之稱的河頭村,是因瑞巖大溪坑穿村匯入蘆江河而得名。

▲河頭大溪坑

這裏有一年四季碧波流淌的大溪坑……

▲農村花田

村民基本以花卉種植和營銷爲主,花木種植已覆蓋全區各個鄉鎮,河頭村新農村建設成效初顯,先後獲得“省全面小康示範村”、“省級文明村”、“市級園林式村莊”、“市級生態村”等榮譽。

▲竹山公園

這裏有“滿地凌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的花廊,有曲徑通幽、花香草綠的竹山公園……

▲茶樓小木屋

這裏還有位於雲雩山半山腰、松林間的竹茶樓、小木屋,種滿藍莓、枇杷、楊梅、金柑、柑橘等水果的“百果園”,掩映於層林疊嶂間、鵝卵石鋪就的雲雩山遊步道……

▲“老味道”鄉土風情館

➨前鄭村

爲了留住鄉村美,柴橋前鄭村加快美麗新農村建設,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文化村,慢慢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走進柴橋街道前鄭村,清新淡雅的空氣撲面而來,這裏環境優美、乾淨整潔,各種標語、文化牆繪隨處可見,濃濃的文化氣息沁人心脾。

2

大自然的味道

➨九峯山瑞巖景區

▲九峯山瑞巖景區

國家4A級景區九峯山旅遊區瑞巖景區是北侖中國女排主場吉祥物——鎮海棘螈的故鄉,以原始生態和宗教文化著稱。9000畝原始次森林,擁有亞熱帶最典型的自然生態羣落,被譽爲“浙東的西雙版納”。

▲俗稱“山壁虎”的鎮海棘螈

➨瑞巖寺水庫

▲瑞巖寺水庫

瑞巖寺水庫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柴橋街道嶺下村,是北侖第三大水庫,由於水庫的興建,部分古香道也已沉沒在寂靜的水底。這裏的水質異常的清澈,是當地居民的飲用水源,是天然休閒觀光和垂釣的好去處。

➨雲雩山森林步道

▲雲雩山森林步道

雲雩山森林步道全程用鵝卵石鋪砌,在雲雩之巔的烽火臺,可看到整個北侖港,“足底按摩”遊步道,山腳下的黃花庵,淹沒在翠山中,很是幽靜。

2

豐收的味道

紫石,碩果累累,一年四季都是豐收的味道。

在紫石的南邊,有一座王家麓水庫,那裏的水常年碧波盪漾。上龍泉村的橫山就依傍在美麗的水庫東邊。在這兩年時間裏,我無數次地探望橫山,無數次地流連忘返,無數次地收穫驚喜。因爲在那片山坡上,有着時刻誘惑我們的“百果園”。

△王家麓水庫

在“百果園”裏,我第一次看到了長在樹上的白枇杷,第一次看到了長在樹上的板栗,第一次看到了長在樹上的沙糖桔……最令人驚奇的是板栗的長相,滿樹掛着的就是一隻只小小的刺蝟。也是在那個地方,我第一次嚐到生板栗的味道,白白的果肉脆嫩可口,還有淡淡的清香與甘甜,就像大河洋裏採來的菱角的味道。

除了橫山果園,紫石還有果汁飽滿的黃花梨、香甜可口的牛奶草莓、清新爽口的七彩小番茄……它們在屬於自己的季節裏熱情地散發着濃濃的果香,靜靜等候着你的到來。

3

記憶深處的味道

紫石,那些傳統點心的味道,則是大自然的味道,是小時候的味道,是記憶深處難以忘卻的味道。

麻餈、索麪、年糕、米饅頭、水塔糕、灰汁團等等,這些點心的製作技藝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祖輩們留下來的遺產。

紫石索麪雖是藏在深巷裏,但索麪聲名遠揚,不僅被列入北侖區非 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引來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的客人慕名而來。在北侖柴橋四合村,老闆張松偉與林蘇鳳夫婦已經把這有着百年曆史的祖傳工藝,完好地傳承下來 。

sdfd

這些傳統點心的製作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比如說麻餈。黑飯麻餈是用當地山上烏飯樹的葉子浸泡榨汁後,與糯米粉和在一起製作而成;青麻餈中夾雜着的“青”是艾草的葉子;糯米麻餈表面一層嫩黃色的粉便是松花粉……

無論是烏飯葉,艾草葉,還是松花粉,它們身上散發的獨有的味道是現代科技無法複製的,它們身上所含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也是毋庸置疑的。我想,它們纔有資格稱得上真正的“綠色食品”。

4

紫石的味道,想盡力表達描繪,

卻還是感到那麼那麼地力不從心。

如果有一天,

你有機會踏上這片鮮花鋪就的秀美鄉村,

請你放慢腳步,沉下心,閉上眼,

靜靜感受這裏的一切,

山、水、空氣、泥土、一座橋、

一間屋、一棵樹、一株花、一個人……

你會漸漸走入到她的味道里,沉醉。

北侖旅遊綜合整理發佈,綜合阿拉柴橋,作者:胡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