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大疆農業通過官方公衆號發佈了植保無人機MG-1P調價的消息。至今日起,MG-1P的官方指導零售價由36188元下調至26188元。調價幅度接近30%。這一信息成爲了2018年飛防植保市場的一顆重磅炸彈。

  其實,早在2017年大疆以低價植保機殺入市場後,細分領域內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就有業內人士預測,植保無人機行業或將加速洗牌,產品價格可能繼續探底。

  據瞭解,大疆農業近期動作頻頻,此前曾高調宣傳2018年累計作業突破億畝次。而此次宣佈調價前,大疆農業表示其MG系列植保無人機在國內保有量已接近20000臺。本次調價後,大疆農業也創造了市面主流產品的單機冰點價,產品性價比優勢進一步凸顯。

  而與此同時,飛防植保產業也隨着主流產品的降價,有望進入個體戶時代。

  大疆望讓利促行業發展

  本次MG-1P調價後,標誌着目前國內主流的高品質植保無人機單機價格將進入2萬元區間。而26188元的價格,也讓購買植保無人機的用戶能夠快速盈利。

  “今年來,得益於廣大農戶的認可,大疆農業的植保無人機銷量、市場覆蓋率、作業面積三大指標均有了較大突破。”大疆農業中國區銷售總監陳韜表示。

  2018年9月3日,大疆農業植保無人機的年度累計作業畝次就突破億畝大關。其中,飛防作業普及率最高的省份自治區分別是黑龍江、新疆、江蘇三個地區。其中,黑龍江地區作業面積排名第一,達到了2,702萬畝次,全國佔比27%;新疆地區作業698萬畝次,排名第二;江蘇地區作業667萬畝次。

  陳韜表示,在2017年推出MG-1P後,大疆農業通過提升作業效率與服務水平來幫助植保隊加速“回本”,這是2018年的主旋律。雖然今年大部分植保飛防的熟手都能夠回本賺錢,但由於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的增加,作業價格下調,不少飛手期望盈利的作業量也增加了不少。今年新入行的飛手,同樣面臨回本壓力大的問題。

  “一個新興產業,應該如何定價?如何發展市場?通過億畝作業數據的分析和接近兩萬用戶的調研,我們的判斷是,植保無人機需要進一步下探價格區間,才能保障絕大多數飛防植保從業者能賺錢,建立比較良性的商業循環。”陳韜表示。

  陳韜提及,大疆農業調研發現,今年有一些個體飛手,掛靠植保隊或者單幹,在拓展新市場中非常積極。有一些農業大戶也開始自行購機使用。這些“個體戶”需要更靈活的運營資金週轉,調價對於他們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未來,大疆仍將重心放在推動飛防植保產業生態的發展上,不以短期盈利爲目標,推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讓飛防植保這項新技術,能吸引到更多農戶、植保隊、農藥廠商、科研院校參與其中,各展所長。”陳韜強調說。

  植保無人機廠商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短期來看,植保無人機廠商之間的競爭似乎是加劇了。但長期看,這個行業如果能進一步低成本地加速磨合,大疆農業所強調的‘人機劑技?能統一起來,對植保飛防產業本身是有利的。當市場逐漸成熟並進入新的瓶頸期後,大公司更有能力與願望去推動行業突破,如果市場證明,飛防植保產業需要兩萬元價位的好產品,就可以更高效地運轉,那這個降價就是合理的;相反,如果別的公司在更高的價位也能玩得轉,那就是大疆掏錢補貼用戶了,也不是壞事。”有行業觀察者如此評論。

  有業內植保無人機商家對此表示擔憂,“大疆有消費機,能往植保機上砸,但是其他公司沒有這個資本,所以說其他廠商應該不會跟着一起降價,玩不起啊,賺的錢還沒有他(大疆)降的快”

  飛防植保進入個體戶時代

  自2017年12月上市以來,大疆農業MG-1P系列植保無人機憑藉着穩定的性能,超高的作業效率,高適應性的作業場景,迅速獲得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併成爲單品銷量的第一梯隊成員。而隨着這一輪價格調整,整個市場的中下游產業,如植保隊、飛手、提供飛防服務的廠商,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窗口期。

  而不少行業人士認爲,大疆本次核心產品的調價,可能引發植保無人機市場的連鎖反應。植保飛防從業門檻降低後,大量個體作業者進入這一市場既能把蛋糕做大,又可能進一步降低單畝作業收入。這個局面下,各植保隊都需要不斷建立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服務能力。與此同時,其他植保無人機生產廠商也面臨着在“兩萬元”時代如何迎接2019年市場的挑戰。

  #對於本次降價,你怎麼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