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中國的老闆孫宏斌有句話說得十分好,“主業做得好沒必要多元化,有問題的公司才做多元化呢。”就目前來看,融創中國的業務也是始終圍繞房地產來進行,孫宏斌似乎並沒有生出和許家印造汽車、楊國強造機器人這種跨界經營的想法。

但可想而知的是,多元化發展確實可以爲公司老闆帶來十分豐厚的利益,生意遍佈全球的李嘉誠就是如此。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始終是少數。想要成爲李嘉誠的人很多,但沒一個人能夠真正像李嘉誠那樣十分輕鬆的實現跨界。民營企業家中,有許多人就是因爲跨界沒成功而失去了所有。

浙江女首富周曉光

據2018年3月份公佈的《2018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顯示,周曉光當時的身家爲185億元,是浙江女首富。但令人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去年還是首富的周曉光,在短短1年的時間裏就跌落了。今年4月3日,周曉光旗下的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了一條消息:新光集團及下屬3家子公司向法院申請重整。這則消息曝光後,許多人都感嘆當初那位用自己的故事拍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的浙江女首富周曉光,最終還是沒能“飛上天”。

事實上,周曉光之所以會如此快速的隕落,與多元化是息息相關的。2004年,周曉光率領新光集團從原本的飾品經營拓展到地產、金融、能源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這條路之所以難走,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而周曉光采用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手段:銀行貸款。

可借來的錢,總是要還的。當債務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周曉光還不起了。截止到2018年6月底,新光集團的負債爲469億元,周曉光只能是選擇破產。

寧波首富熊續強

僅就浙江地區而言,今年隕落的首富不只是周曉光一位,還有一位寧波首富熊續強。據2018年胡潤百富榜顯示,熊續強的個人身家爲295億元。與周曉光相比,熊續強的身家比她還要多出65億元。除此以外,其實熊續強和周曉光之間還有一個共同點:兩人都是被債務壓垮了。

今年6月17日,熊續強旗下的上市公司ST銀億稱,銀億集團和銀億控股已經於6月14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而破產的原因,其實就是無法償還債務。

據銀億所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截止到2018年年底,銀億的短期借債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爲91.55億元。其中,已經逾期的債務爲24.3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銀億的全部現金儲備只有7.47億元,根本無法償還債務。

右一石油大亨薛光林

與周曉光、熊續強相比,薛光林或許是最無辜的一位。因爲真正造成薛光林破產的原因並不是公司的債務,而不是薛光林自己曾以個人的名義擔保,讓旗下的光匯石油新加坡分公司購買了5.36萬美元的油品貨物。由於薛光林自己多次債務逾期,導致其自己走向了破產的道路。

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其實薛光林的來頭十分大。公開資料顯示,擁有保稅油經營牌照的企業分別爲中石化長燃有限公司、中石化舟山公司、中海集團燃油銷售公司、中船集團燃油銷售公司以及光匯石油。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家企業當中前四家都是央企,只有光匯石油是民企,而薛光林就是光匯石油的老闆。然而儘管如此,光匯石油的光環早已不復存在。

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光匯石油的負債就已經高達218.75億港元,其中僅僅是欠銀行的債務就已經高達129.55億港元。也正是因爲這一原因,儘管薛光林在胡潤百富榜上的身家高達120億元,這部分的債務也是薛光林無法承受的。

普寧首富馬興田

據2018年胡潤百富榜顯示,馬興田家族的財富爲71億元,馬興田自己則是普寧首富。但到了2019年後,馬興田在胡潤百富榜上的身家數字卻變成了2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麼多的財富或許還是胡潤抬舉他的,因爲康美藥業市值蒸發的速度十分迅速。

2001年,馬興田帶着康美藥業成功上市。上市初期,康美藥業的市值僅8.9億元。短短4年之後,康美藥業的市值突破1千億,成爲了中國資本市場首家市值破千億的醫藥上市公司。然而許多人都沒想到的是,康美藥業如今的市值僅剩167億,而在這背後,其實還隱藏了一個天大的謊言。

公開資料顯示,康美藥業早在2016年到2018年期間,就曾涉嫌虛增營業收入、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等,且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還存在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情況。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老闆馬興田利用康美藥業撈金,但終將自食惡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