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帝国的往日

谁说河边洗脚是中国游客的专利?

和上期一样,今天的故事也发生在送别途中。

袁宏,字彦伯,小字虎,阳夏人,文章绝美。那一年吏部尚书谢奉看到他的诗作大为欣赏,发出offer要他来任职。袁宏就此踏上仕途,登程那天京城亲友一路相送直到濑乡。或许是袁宏久不出门,又或是心情复杂,叹息之余冒出一句:“江山如此辽阔,的确有万里之势。”

这哪里是在叹江山,分明是在叹自己前途未卜,袁宏啊,西出了阳关,可就无故人啦。

游客帝国的往日

再送你一箭之地

玉溪在手,天下我有

借着袁宏的这句感叹,我们来聊聊中国人对地理发现的故事。

15世纪可以做为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地理认识不足一半,这刚好满足了老祖宗们的浪漫主义情怀。

中国最早的高端旅行家大概应是穆天子,西周的第五位君王姬满。这哥们据说驾驶着八匹骏马不远万里的去与西王母幽会,按照故事中的行程,有关专家估计西王母应在西亚或是欧洲某处,霎那间一个高鼻梁深眼窝头上包巾脚下冒石油的娘们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可是后来有关专家又说了,中国在秦朝以前一“里”只有77米,照这么一算,西王母最远只能到甘肃、新疆一带,刚刚美好的画面瞬间变得烟熏火燎。

游客帝国的往日

这得是唐僧肉吧?

周穆王之后最爱到处跑的名人是孔子,到了汉朝,丝绸之路开通,爱出远门的各色人等多了起来,就连走路不太方便的司马迁也亲自下乡搞过田野调查。

魏晋南北朝是我这系列杂文里最常提到的,文人骚客以各处打卡为业,隋唐时先有我杨家大祸害开凿运河,后有打着参加高考旗帜而游山玩水的飘一代;宋元时期最能折腾的是蒙古军队,据说曾一度逼近东欧腹地,此举叫成吉思汗家族蜚声世界,勾引来了(或许也没来)马可·波罗写下亦真亦假的游记,其实当年咱中国也有个旅行家叫汪大渊,往东去过菲律宾,往西去过伊拉克,往南到过坦桑尼亚,只不过此人不大出名而已。

至此,我们总算是来到了那条15世纪的分界线。

游客帝国的往日

我是华腻的分割线

15世纪的西方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拜占庭帝国亡于奥斯曼的苏丹之手,欧洲中世纪正式结束,二是哥伦布跨越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事实上我们的郑和同志出海时间也并不比欧洲晚,从1405年开始他先后七下西洋,足迹遍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其壮举并不逊于他人。我记得大概在20多年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选世界航海名人,郑和同志就榜上有名,其入选理由是“从未公开表达过对殖民主义的期望”。

废话,你们是真不了解中国人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殖你妹的民。

在那前后将近400年的时间里,欧洲人先后到达了美洲、非洲和亚洲,而我们自郑和之后却片板不得入海,除少数海贼王以外,中国人真的相信,所有的文明世界都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管幸与不幸,出于自愿与否,中国人很快又将回到海上了,李鸿章出使欧洲六国,郭松涛派往欧洲当大使,再往后的故事我就懒得说了。

【世说新语·言语】八三

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凄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