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沈巍的火爆程度,他的坎坷的人生經歷,以及他飽讀詩書、妙語迭出、舉止儒雅卻襤褸不堪的獨特形象,想必大家已經瞭然於心。

然而,一個公務員身份的人,爲何甘願淪落爲拾荒者?一個滿腹經綸的人,爲何會蓬頭垢面、襤褸不堪?想必很多人好奇於其中的緣由。

也許有人會脫口而出:那是因爲他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啊。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爲他懶惰啊,缺乏勇氣和擔當啊,消極避世啊。

還有人會不屑一顧:那是一個神經病,強迫症,偏執狂,心理疾病患者。

更有人嗤之以鼻:他這是炒作!

但是小編要說:所有這些說法都是膚淺的,偏頗的,甚至是嚴重錯誤的,或者簡直就是污衊!

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讀懂沈巍這個人、讀懂他苦難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內心真正的渴望。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一、關於撿垃圾

我們知道,沈巍是“垃圾分類”理念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任何人的任何觀念的形成,都和他的成長、生活、學習經歷密切相關,沈巍也不例外。

沈巍是外婆帶大的,也許他最多的關愛和溫暖來自外婆。正因爲長期和外婆一起生活,他有可能受到外婆節儉習慣的影響(這一點只是猜測)。由於家境並不寬裕,他從小就喜歡撿垃圾,橘子皮,碎玻璃,能賣錢的都撿,然後去買書。

父親對他管教很嚴厲,討厭他看自己喜歡的歷史和繪畫方面的書。他只好撿垃圾換錢,買喜歡的書偷偷看。這一段經歷,可能對他今後的道路產生了最爲深刻的影響。

後來,他按照父親的要求,學了不喜歡的審計專業,大學畢業後進入上海市某審計局工作。這一時期,他已經開始關注“垃圾分類”這個事。他依然撿垃圾,但是隻撿有用的東西,比如用了一面的紙,不再是爲了賣錢。

他認爲扔在衛生間的報紙還有別的用處,喝剩下的水不要隨便扔掉,廢紙盒子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一次出差,他撿起別人扔在船上的報紙看,被同事指責,說他腦子有毛病。

1993年,因爲撿垃圾的事,沈巍被單位領導要求病休(注:這一說法,該審計局並不完全認同)。他離開審計局回到家裏,外婆也開始指責他,他一氣之下從家裏出來,自己租房子住。

然而還是因爲撿垃圾,他被鄰居多次投訴和反覆驅趕,而且先後兩次被家人和街道送進精神病院。2002年起,他淪落爲街頭流浪漢,一邊撿垃圾一邊讀書,直到現在。

一個有着大學學歷和公務員身份的人,卻熱衷於撿垃圾,並因此丟掉工作、脫離家庭、流離失所,被驅逐、被精神病,卻一如既往,在所不惜,甚至越陷越深!這樣的執着,簡直稱得上驚世駭俗了!

難道他真的那麼喜歡撿垃圾?難道他真的只是爲了垃圾分類理念?難道他真的無怨無悔?

答案遠不是那麼簡單!

他自己說過,他並不喜歡撿垃圾,也不喜歡流浪生活,而是不願看到有用的東西被浪費。他認爲“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不存在所謂垃圾,只不過放錯了地方。

節儉有錯嗎?廢物利用有錯嗎?垃圾分類有錯嗎?撿垃圾有錯嗎?

既然沒有錯,爲什麼說我腦袋有病?爲什麼讓我病休?爲什麼被全家人包括自己的外婆責罵?爲什麼被投訴、被驅逐、被精神病?

既然你們都認爲我錯了,那我就證明給你們看!我要堅持做我認爲正確的事情:撿垃圾!直到能夠被認可的那一天!

也許,這纔是沈巍二十多年在“撿垃圾”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最核心動力:爲了證明自己的正確,爲了回答和反抗世俗的偏見!

沈巍的骨子裏有一股倔強不服輸的勁頭。他以他的智慧、才學和身份,完全可以選擇一條比較坦蕩的道路,包括他在被病休之後,可是他偏偏卻選擇了撿垃圾!

追求舒適是人的自然天性,人往高處走是一個社會普遍認知,可是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二十多年又髒又累又“賤”的苦行僧。

沈巍肯定沒有精神病,這從他淵博的學識、清晰的思路、流利的口才、有禮有節的言行,完全可以看得出。

他肯定也不是懶惰和消極避世,否則他就不會凌晨兩點起來撿垃圾,不會苦苦堅守他的“垃圾分類”理念。

他受到最多詬病的,就是他髒亂不堪的外表和裝扮,但是他自己解釋了,這是爲了更符合自己撿垃圾的身份。況且,一個每天與垃圾打交道的流浪漢,怎能保持乾淨整潔呢?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

至於說他炒作的人,我想問一句:你可以用二十多年的撿垃圾生涯來炒作嗎?況且,如果是爲了一個正確的理念,就算炒作,有何不可?

二十多年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時光!沒有工作,沒有家,沒有住所,沒有愛情,沒有尊重……,青絲變成了華髮,容顏化作滄桑,夢想和身體卻依然流浪。

更加傷痕累累的,是他那一顆飽經磨難的心!委屈,傷痛,孤獨,迷茫,滄桑,無助,流血,哭泣,吶喊,誰人能解?

如果他只是一個平庸的人,這也就罷了,然而可悲的是,他有着遠大的人生理想,一直未曾放棄,並且成爲藏在心中深深的痛!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二、關於職業選擇

前面已經講到,少年時代的沈巍,喜歡歷史和繪畫,可是一向嚴厲的父親卻對此深惡痛絕,沈巍只好偷偷撿垃圾換錢買書看。

上大學,他遵從了父親的要求,選擇了審計專業,畢業後進入了上海市徐彙區審計局工作。這個工作,可能達到了父親的意願,卻爲沈巍剛剛開始的人生道路埋下了極大隱患。

他不喜歡審計,不喜歡整天與數字打交道的工作。他說,當初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中文或者國際關係研究專業,這是他此生很大的遺憾。

興趣是成就卓越的內在動力,因爲沈巍對數字和審計不感興趣,所以註定了他不可能成爲一個優秀的審計專家。

如果沈巍喜歡自己的工作,他有可能兩者權衡取其重者,爲了保住工作而放棄撿垃圾的“愛好”。然而,這也只是“如果”了,事實的結果是:因爲撿垃圾,他被病假了!

種種因素,造成了他人生的悲劇,苦難的半生!

關於專業和職業選擇,沈巍對父親是有抱怨的,父親對此也後悔難當。沈巍說,父親臨終前,他們見過最後一面,父親向他道歉,扇自己耳光,沈巍爲此而痛哭流涕。

在此,小編贅言幾句:各位親愛的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尤其在子女的專業、職業、婚姻的選擇上,儘量要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否則有可能就是悲劇,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沈巍丟掉了體面的工作,失去了家的溫暖,甚至被親情放逐,事實上也失去了戀愛和婚姻的機會,他在“垃圾分類”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說:“二十六年了,我就一個人這麼過來了。有時候,我覺得很痛苦,正常情況下我該有個兒子······”

雖然,他苦苦踐行“垃圾分類”理念,客觀上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雖然他現在紅得無以復加,然而這個代價太大了!

年過半百,韶華已遠,拿什麼給自己一個交代?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三、關於人生理想

沈巍的人生理想,絕非撿垃圾,誰都不可能把自己人生理想定位在撿垃圾。

前面已經講到,他之所以二十多年撿垃圾,某種程度是一種無奈。他說:“我不想與世隔絕,我要讓世界瞭解我。”

沈巍真正的理想,甚至比常人更加高大,更加豐滿。他說:“讀書人有個最好的理想,就是像諸葛亮,出將入相。如果做不到,那就做杜甫,憂國憂民。”

他甚至坦誠地說:“我從小受儒家思想教育,我想做個政治家。坦白說,我想做官。”

沈巍喜歡歷史、國學、寫詩、書法、畫畫,他的骨子裏是個文人,而且具有古代文人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氣質。他的思想是入世的而是出世的,是儒家的而非道家的,消極避世絕非他內心的選擇。

這讓我想起網上有個雜文家對沈巍的批評,說他“肯定有病,髒兮兮的看着噁心”,說他“有心避世可以到深山老林隱居”。我想對那個作家說:你憑什麼可以斷定別人有病?你憑什麼認爲他的歸宿就該是深山老林?怕是連儒家和道家都分不清吧!

還有個某教授,不但否定沈先生,而且否定《論語》等國學典籍,說他是“廢柴”,“正是這些書讓他腦子壞了”,真難相信這些話竟然會出自一個有點名氣的大學教授之口!難道學了一點西方文化就可以否定國學文化嗎?匪夷所思!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以上說了幾句題外話,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有可能專門撰文,與這些“殿堂之上”的作家和教授進行認真商榷。)

現在看來,沈巍的理想已經一點點破滅,甚至已經是絕望了。可以說,從他被病休的那一天起,他的仕途已經戛然而止,沒有上升渠道了!

他的“出將入相”顯然已經是個幾近於荒唐的夢想,他的“憂國憂民”也只好寄託在垃圾分類理念了。

他說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成都,那裏有武侯祠和杜甫草堂。人生的夢想已然支離破碎,唯一能夠做到的,只剩下看一眼心中偶像的故居,聽起來令人心酸!

他傷感地說說:“我什麼(書)都想看,原以爲像我這樣的人可以爲什會作出貢獻,沒想到會淪落至此!”

無數次喧鬧的街頭,無數個寂靜的夜晚,他或者埋頭讀書,或者苦思冥想,或者奮筆疾書……,事實上他是個落魄到無以復加的文人,所有的曾經的夢想只能寄託在書本和文字。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他已經自暴自棄。他不停地讀書、思考、瞭解這個世界,他利用下閒暇時間,找個人來來往的空地,席地而坐,主動與人搭訕,談國學,談歷史,古往今來,人生意義……

也許,這是他與世界交流的最好方式,是自己內心思想的最好宣泄,是理想信念最無奈而又最直接的表達。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現在,他突然紅了!他遇到的“伯樂”,不是周文王,不是劉備,不是朱元璋,不是文種,而是舉着手機攝像頭的普通網友,是網友把他介紹給了這個世界。

沈巍曾經指責第一個把他的視頻發佈出去的網友,小編對他的這個意見是不支持的。爲什麼指責呢,他幫你推廣你的思想和理念不是很好嗎?當然我的這個想法只是個人見解,僅供廣大朋友和沈巍先生參考。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說過,沈巍的突然爆紅,表面上看起來是偶然的,但是偶然的背後是必然。這個必然的因素,就是沈巍苦苦踐行的“垃圾分類”理念,和他堅持不懈的讀書和學習。尤其在這個網絡信息時代,他的爆紅會來得更加突然,更加兇猛。

突然的走紅,被沈巍自己稱爲“不虞之譽”,誰也沒有料到他會紅得如此透徹而火爆。他的幾十年苦苦的堅守,以這樣的方式開花結果了,這爲他今後的人生打開了許多種可能。

雖然許多網友希望沈巍先生繼續網紅下去,小編也希望沈先生開啓他非同凡響、精彩紛呈的後半生,但是事情的走向不是誰能夠完全把握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尊重沈先生自己的選擇吧。

截止此文發稿的時候,小編所瞭解的信息是:沈先生被他的一位忘年交故友接走了,洗澡理髮,換了行頭,看起來清爽乾淨了許多,但是難掩一臉的疲憊和憔悴。

昨天,他又出現在網友的視頻中,而且不知和什麼人發生了爭吵,這一點是我未曾想到的。情況有點撲朔迷離,只好靜觀後續吧。

流浪大師的三個心結:撿垃圾、職業選擇和個人理想之痛

小編在此爲沈先生呼籲:如果愛他,就給他自由!給他讀書、休息、思考的空間!給他安全、平靜、自由的快樂!

請不要“綁架”他、利用他、傷害他,也不要無休止、無理智地糾纏。某些心懷叵測的人,是否該收斂一些了?

小編依然期待:流浪大師啊,走過了半世的滄桑和泥濘,你該有一個華麗的轉身!希望你餘生安然,幸福快樂!

(此文關於沈巍先生的經歷、言論引用、信息、圖片均來自網絡,關於對沈巍先生的解讀只代表醉客聊齋個人觀點,歡迎沈巍先生@書601和廣大網友批評、指點、討論)

流浪大師沈先生其人其事

流浪大師沈先生前景預測

流浪大師沈巍:撿垃圾不是爲了賣錢?看完這段話你將肅然起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