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爲一切人類活動提供了基本空間,而土地本身是不容易增長,也是固定的,因此在經濟活動中,土地的有非常獨特的作用。對於現代經濟而言,土地既是必需品,同時也是持續發展的考驗。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土地經濟如果失控,這會導致社會財富和大部分經濟剩餘迴流到土地上,而不是前往需要的製造業、服務業等多樣部門,從而加劇社會資源集中,擴大貧富差距。而長期的結構失衡,就會榨乾社會潛力,房地產業也會被極低的需求所反噬。

土地失控的後果嚴重

對此,發達國家有更豐富的經驗進行處理,有大量的技術手段,從規劃、稅收等方面約束房地產業。不過路子最犀利的可能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世界上爲數不多能夠滿足其國民居住需求的國家。在過去,新加坡作爲海峽殖民地的核心,其承載了大量的並且廣泛流動的人口。由於移民不斷湧入新加坡,住房供給嚴重不足,大量的人口只能就地取材建立簡陋的貧民窟,城市面貌破敗不堪,還導致了嚴重的治安和社會問題。

新加坡早期的貧民窟

海峽殖民地當局爲了解決這一問題,組織了新加坡改良信託局(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SIT)用以公屋建設。但由於自身的低效以及二戰的衝擊,SIT的表現並不理想,從1920到1950年的30年僅僅建造了32000套住房,遠遠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而獨立後的新加坡政府才真正地從一個長期執政者而非外來殖民者的角度處理這一問題。

新加坡改良信託局的公屋

在1960年,那時還沒有獨立出來的新加坡僅有9%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中,大量的人口只能聚居在狹小擁擠的貧民窟裏。1960年2月,新加坡政府組建了建屋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HDB),開始了居民生活環境改善的工作。建屋局首任主席爲林金山(Lim Kim San),他於1960年至1963年志願擔任建屋局主席,期間沒有要一分錢的薪水,後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林金山的工作能力極強,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他僅用1年就完成了10000套住房的大規模建設項目。在1961年,新加坡河水山(Bukit Ho Swee)發生了大火,導致15000人無家可歸,新組建的建屋局臨危受命,9個月就完成了低價安置房的建設,之後4年內爲災民提供了8000套住宅。他還在1964年引入了中央公積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允許中低收入家庭利用公積金購買房屋。

河水山的安置組屋

建屋局的效率極高,在組建後的三年內,建屋局就提供了21000套組屋,而到了第五年,組屋數量達到了54000套。時至今日,超過83%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組屋內,剩餘的人口則居住在私人住宅中。新加坡成功的組屋政策也避免了新加坡這一小城市被土地所綁架,其在科技、製造業、港口物流、貿易金融、交通通訊上的發展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網絡,可以不斷促進發展。當然,新加坡的經濟也談不上平等,不過貧富差距有縮小的趨勢,政府不被土地綁架是其中極爲重要的一部分。

政府組屋

在建屋局的官方網站裏,其認爲建屋局能夠成功得以於三點,

單一部門主管,這可以統籌土地、自然資源和大規模建設需要的人力。

從設計、規劃、土地徵用、建造、維護的全覆蓋。

政府對於建屋局的強有力支持,包括政治承諾、資金支持。立法機構對相關法律的補充和完善。

政府組屋

政府組屋

新加坡政府對治理思路整體上看非常正確,這也是在強鄰環伺對地理位置裏確保生存的關鍵。新加坡也充分利用了其信息和理念的先進性,將居者有其屋這一概念能夠堅決執行下來,創造了對國民較爲友好的社會結構。政府組屋的建立本身是政治獨立性的結果,反過來也是確保政治獨立性十分必要的措施。此外,抑制土地資本的擴張是確保經濟多樣化、維持適當經濟結構的關鍵。同時,新加坡公民也可以享受一種穩定的經濟秩序,縱然新加坡的福利、貧富差距並不算樂觀,但民衆仍然頗有認同感。這點上看,新加坡的經濟潛力仍然十分可期。

下一代政府組屋的設計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