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殲16和蘇-35目前都是裝備了中國空軍,其中殲16已經裝備了將近百架,蘇-35則是從俄羅斯進口了24架,誰優誰劣,中國空軍最有發言權,雖然殲16和蘇35同屬蘇-27系列的終極型號,但是兩者又有諸多不同,並不是只有航電系統一個差距而已。

殲16是雙發雙座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最大速度2.2馬赫,Z作戰半徑1500公里,裝備2臺太行WS-10A發動機,在保留蘇-27優異的空戰性能的同時,大幅度加強了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可以攜帶國產精確制導武器,同時更換了更爲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更好的發現空中和地面移動目標,最大載彈量爲12噸,是目前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術打擊平臺。

而蘇-35則有終極側衛之稱,號稱是空戰能力最強的側衛戰機,這主要是來源其近乎變態的機動能力,其裝備了2臺117S矢量發動機,發動機推力14.5噸,使用飛火推一體控制系統,並且對機體機構進行了加固和優化,是第一種公佈正常極限達10G的戰鬥機,相比之下殲16不凡機動性就不足爲奇了,關鍵是機體構造不如原廠瞭解的透徹,WS-10A也不如117S,沒有矢量裝置。

就空戰性能而言,蘇-35在近距離格鬥方面是遠強於殲16的,殲16唯有在超視距外,利用其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先敵發射,或許還有戰勝的希望,但是殲16的主要任務是對敵方地面和水面的重要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對方的戰鬥機還是交給殲20和殲10C去處理,類似於美國的F-15E戰鬥轟炸機,和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

綜合來說,殲16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航電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是優於蘇-35的,用來替換殲轟7A,優異的空中能力以至於其不需要護航戰鬥機,而蘇-35則是用來清除敵方空中力量,特別是先進戰機,護航像轟6K這樣沒有自衛能力的轟炸機,兩種的任務是有所不同的,與蘇-35類似的應該是現在生死未卜的殲11D戰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