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特工專用手槍,不能完全消音,裝載的是狙擊槍子彈

二戰結束後,蘇聯人在戰後總結時發現,手槍在實戰中的利用率很低,原本做爲標準配置的託卡列夫手槍因此被逐漸淘汰。不久後軍用的PM手槍、APS手槍在託卡列夫手槍的基礎上誕生,新生的兩隻槍械不僅擁有更強的實用性,且能夠加裝消音器。PM、APS一度成爲蘇聯特工的武器,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兩款槍並不是很實用。

PM、APS需要加裝消音器,這樣不適合攜帶、快速射擊,因此在不久之後,蘇聯開始着手生產不需要附加消音器的無聲手槍——S4M、MSP,即無聲手槍。

S4M、MSP生產的目的,是爲了更加適合特工使用,那麼這兩款產品在設計上有什麼特點呢?首先在槍械的有效射程上進行縮短,該槍械更多適用於面對面的威懾、較量,而不是一場遠程對射。降低有效射程,保證槍械在射速低於音速,這樣能極大避免槍械飛行時產生過大的噪音。

無聲槍並不能完美消音,但設計者已經將槍械的聲音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要是在室內進行射擊的話,室內的人能聽到細微聲響,但室外的人是聽不到槍械射擊聲的。

S4M的子彈也是一大亮點,設計師爲了保護特工,特地將S4M的子彈改用7.62毫米的阻擊槍子彈。這樣在射擊之後留下的彈孔、彈頭,就能在第一時間迷惑敵人,讓對方誤以爲這是狙擊槍射擊留下的,而不是從一把手槍中留下的。

該7.62毫米子彈與正規的狙擊槍子彈有些不同,提供者“Zmeya”-“Snake”設計的PZ可以說是這把槍的靈魂之一。PZ彈頭就是普通的7.62毫米彈頭,但彈殼太過亮眼。彈殼有標準底漆、撞針旋入式裝置組成。在彈殼與彈頭接觸的位置上,還有一些粉塵存在,以降低撞針與彈頭撞擊時發出的聲響。這樣的設計既能保證威力,又不用擔心噪音過大。

PZ的設計之後蘇聯和阿富汗戰爭期間還能看到,改進的PZAM彈藥,在阿爾法小組手中還經常被利用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