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七點多,朋友給我發來一條消息。內容是一則3月23日團貸網召集300名大戶出席的會議整理,大意是“團貸網暫不清盤,但明確轉型線下”。

很多人驚慌,團貸目前不清盤,是以後要清盤了?再說P2P不是不允許有線下理財端嗎?回想前兩天另一大平臺紅嶺創投再提“清盤”,P2P大環境要有什麼變數嗎?

首先解決大家對團貸的疑問

團貸這次規劃大變主要內容是:壓縮線上的P2P業務,轉型線下。降低線上規模的原因是監管要求“三降”。以後團貸的發展重點是線下的私募和金交所產品。如果你不想轉線下,可以繼續持有,團貸將會用自有資金陸續回收。

所以第一層,大家不用慌,唐軍擔保說大家的錢都會平安。“清盤不清盤”也兩看,因爲線下投資的門檻是30萬,對於小額散戶是清盤,對於大戶不過是轉型。其實團貸更樂意做大戶生意,因爲大戶風險承受能力更高。其次認爲轉型線下私募更安全,全部有牌照,國家也支持。

從團貸網而言,這次轉型是監管環境下的積極嘗試。對於30萬以內的小散戶而言,大家想持有可以繼續持有,團貸表示賬上有40億流動資金保駕護航。對於30萬以上大戶而言,大家信唐軍的話可以跟着他轉線下,不信的話可以考慮折價債轉先出來。

綜上所述,團貸的事情基本不算問題,可以淡定,該幹嘛幹嘛。

團貸轉型紅嶺清盤,P2P要不行了嗎?

兩大平臺的規劃,均是監管主導下P2P的正常發展之路。

年初175文件提出將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爲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爲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只要仔細分析團貸兩條轉型之路和紅嶺清盤的原因,你會發現它根本上就是依着監管的引導在走。

團貸兩條路,一是說轉型做線下私募,實質上是爲持牌資管機構導流。二是它的重點發展之路,用自有資金對接放款給原來優質的借款方和好的項目。這實際上是做小貸公司的業務,同樣是監管引導的方向。

而紅嶺主要做大額標,不符合監管小額分散的精神,所以它決定2021年清盤平臺線上債權資產,未到期部分債權由紅嶺控股全額收購。

預示P2P大環境什麼風向?

目前中國現存P2P平臺1000家,這1000家平臺做着幾乎相同的業務,服務着相同的羣體,同質性之高數量之多是不正常的。我國現有銀行153家(農商行除外),證券公司120家,信託公司68家。P2P跟銀行業、證券業一樣,並不需要那麼多平臺的存在,所以未來數量降低到200家左右將是正常現象。

這意味着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平臺像團貸和紅嶺那樣,探索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長處,做出合理的轉型。這將解答我們三個問題:

這轉型是必要的嗎?

是的,部分平臺的主動轉型是行業發展必經之路。

我們投資者需要擔憂嗎?

不需要。現在的P2P平臺所做的轉型發展跟去年的一批平臺因暴雷而關門大吉有着本質區別。在監管的嚴控下,大多數平臺將主動在保證債權人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轉型。

換句話說,即使平臺不做了,我們的借貸關係依舊合法成立,平臺有義務幫助我們收回本息,監管也會對平臺提出要求。

未來P2P還能投嗎?

可以。監管一直強調的是部分平臺的轉型和退出,不是所有P2P都要轉型。像上文所說,行業最終正本清源,將留下約200多家P2P平臺。這些留下的P2P平臺要麼有強大的資產獲取能力,要麼有雄厚的背景,要麼有強知名度有流量。

從金融業發展規律而言,P2P是有未來的,且含金量將升高,安全性也隨之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