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公佈自主招生簡章計劃招生175人比去年少了210人

報名條件錄取標準雙提高

國立中山大學牌坊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攝

26日,中山大學正式公佈《中山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以下簡稱“簡章”),該校今年計劃招生175人。與去年相比,減少210個計劃名額。報名條件也更嚴格,需五科競賽獲省一等獎以上。文學創作、科技發明等不再納入報名資格。

變化1:招生計劃減210人

中山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計劃175名,擬認定候選資格人數不超過175名。 按人文學科類(18名)、理工類(100名)、信息科學類(27名)、醫藥類(30名)等4個學科大類進行自主招生。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及特長填報1個學科大類,並在選定的學科大類中填報6個專業志願。

2018年,中大按人文學科類(55名)、社會科學類(35名)、經濟管理類(35名)、理工類(155名)、信息科學類(55名)、醫藥類(50名)等6個學科大類進行自主招生,招生計劃是385人。兩相對比,今年減少210個計劃名額。

高校自主招生縮減計劃早已有跡象。教育部在2018年底發佈《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嚴格控制招生規模,高校要在上一年錄取人數基礎上適度壓縮招生名額,合理確定參加高校考覈和具備入選資格的考生人數,提高人才選拔質量,寧缺毋濫。

變化2:報名條件更嚴

2019年中大自主招生,要求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申請學生應具備以下條件: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省級賽區(聯賽),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複賽、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獲得一等獎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報名條件之一“在科技發明、文學創作、研究實踐、才能稟賦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現並取得標誌性成果”今年不再保留。

事實上,教育部的《通知》對此也有明確規定:嚴格報名資格條件,不得簡單以論文、專利、中介機構舉辦的競賽(活動)等作爲報考條件和初審通過依據。對擬認可的賽事證書,要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爲主,並組織相關專家對賽事的科學性、規範性進行認真評估。

變化3:錄取標準更嚴

在錄取標準上,今年中大要求,獲得中大自主招生入選資格的學生須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按生源地省級招辦(考試院)的統一安排和中大要求填報自主招生志願。根據入選資格學生自主招生志願、高考成績、入選專業(類)和學校模擬投檔線決定錄取與否。模擬投檔線由生源地省級招辦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區、市)最終確定的投檔比例測算生成。

其中明確,入選學生高考成績達到中大在其所在省份模擬投檔線下20分以內,且不低於一本控制線,錄取至已認定的專業(類)。浙江省按其劃定的相關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40分、上海市按其劃定的相關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20分執行。

對於合併本科批次的省份,“一本控制線”按省級招辦(考試院)確定的自主招生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

相比去年,中大今年刪除了“考覈中不少於80%的專家認定爲‘優秀’的入選學生,高考成績可降至其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線(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並錄取至已認定的專業(類)”,錄取標準更嚴格。

變化4:需參加體育測試

今年中大自主招生繼續分人文學科類、理工類、信息科學類、醫藥類等4個學科大類進行考覈,主要考查學生在相關學科大類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同時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方面考覈。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簡章要求,初審合格的學生,需參加由中大組織的體育科目測試,測試結果作爲錄取的重要參考。測試科目爲: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初審合格的學生要參加體育科目測試爲今年新增,這也是教育部的明確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