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纷争正是当前西方国家面临撕裂的显著表现。图片来源:新华网)

西式民主曾一度被一些人奉为圭臬,被吹捧为最完美、最科学的政治制度。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美、英、法、德等西方民主大国均面临严峻的国内形势,社会乱象丛生,如:在欧洲,德国内部围绕接纳难民问题争论不休,前景难料的“脱欧”正撕裂英国社会,法国“黄马甲”骚乱仍未停歇;在美国,舆论环境日益暴力化,枪击事件频繁发生,两党之间争斗激烈……看似“成熟”的西方民主政治正陷入泥淖。究其原因,西方民主制度的痼疾是重要根源。

首先,对抗式制度体系导致政治失灵。对抗式制度体系由竞争性政党制度、选举政治、议会政治、利益集团政治等制度形态组成,其基本假设是制度体系应该建立在对抗制衡和分而治之的基础上。但在实际运行中,对抗式制度体系往往在空间上表现为一部分反对另一部分、在时间上表现为这一届反对上一届,其极端形态就是政治失灵、政治极化或者政治相互否定,对抗式制度体系还是导致极端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因为团体和个体往往需要在极端言论和政策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这样来看,西方社会有今日之乱象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西方民主制度的福利痼疾导致民粹主义不断蔓延。一般而言,面对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失业等问题,欧美国家常常会通过加强社会保障、提供教育培训等福利来进行应对。但这些措施无疑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而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的提高又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使得就业状况更加恶化。同时,政客们为了自己上台,常常不顾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给选民很多不切实际的承诺,民众的“胃口”越来越大。在长期的经济不景气中,通过国家权力进行财富再分配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反全球化、民粹主义、排外主义等思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再者,西式民主倡导的个人主义和文化差异导致的认同矛盾削弱了社会凝聚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自诩平等、包容和博爱,强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兴起了形形色色的社会认同,但国家认同却受到损害,从根本上削弱了欧美社会的凝聚力。对于当前美国和欧洲社会中的自由派来说,性别认同、族群认同、宗教认同、环境认同等恐怕更重要。例如在美国,基于基督教保守主义的白人至上主义与基于平权主张的左派之间,矛盾愈演愈烈。2017年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白人至上”骚乱,便是这一矛盾的结果。由于对峙双方总体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传统的制衡机制很难良性运作,政治运作常常陷入僵局。各方谋求的解决之道,无非是增加支持者的数量,获得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谋求推行己方的政策主张。但那时的“民主政治”也就很难称为“民主”了。显然,作为极端个人主义和文化冲突相结合的产物,认同政治正分化甚至撕裂着西方社会,成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癌症”。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西方国家面临的种种困境,都是其制度弊端显现的产物。所谓西方民主制度的神话,也在各国此起彼伏的骚乱、游行中逐渐破灭。

(参见:《西方社会撕裂症结何在?》《对抗式制度体系导致西方之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