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2年之後,由少林寺、少林寺武術館、少林武術學校派遣的少林武術團,先後幾十次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意大利、美國、泰國、荷蘭、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葡萄牙、韓國、比利時、荷蘭、匈牙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表演並傳授少林武術。在國外,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新加坡、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法國、荷蘭、保加利亞、西班牙、葡萄牙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傳授和學習少林武術的組織。

少林武術作爲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在國內廣爲流傳,而且在國外也已生根、開花、結果。

少林武術在國外的傳播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最早將少武術傳到國外的是明末的陳元贇。陳氏在東渡日本前,曾習武於少林寺。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精於少林武術的陳元贇東渡日本,1635年居於江戶(今東京)國昌寺,開始傳授少林武術。他在日本有衆多門徒,被日本武術界稱爲少林武術祖師,至今日本愛宕山殘存的石碑上還刻有:“拳法之有傳也,自投化人陳元贇而始。”

清朝之後,隨着華人向東南亞一帶的遷移,許多精於少林武術者進入該地區傳授武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成爲少林武術比較集中的流傳地。進入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宗道臣來到中國,在東北拜北少林義和門拳師文太宗爲師習練少林拳法。1936年,宗道臣前往嵩山少林寺學習少林武術,1946年歸國後於次年在日本香川縣創立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該組織發展迅速,目前擁有少林拳士140多萬,2700多個支部,在世界的10多個國家還設有分支機構。在1979年4月,宗道臣回到了闊別四十多年的祖庭少林寺,受到了僧衆及少林武術同行的熱烈歡迎,兩國拳師還在一起交流了少林武術。在這次訪問中,中日友協會長廖承志會見宗道臣時還親筆題寫:“少林豪傑,橫眉前領;中日友好,前程似錦。”1980年4月,宗道臣再次率團訪問少林寺,特立“宗道臣大和尚歸山紀念碑”一通於寺院。自1980年後,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幾乎每年都要派團到少林寺歸山朝聖,交流少林武術。該組織從1979年起出版有《少林拳法》報紙及月刊《少林寺拳法》。

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82年電影《少林寺》在世界各國上映之後,世界上演習少林武術形成空前高潮。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不僅有四十多個國家、數十萬名武術愛好者到少林寺及少林寺武術館觀武,同時還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武術愛好者先後到少林寺及少林寺武術館、少林寺武術學校研修少林武術。海外少林弟子也紛紛立碑於祖庭少林寺。其中,新加坡的少衆山國術體育會於1984年在少林寺立了“歸山朝聖”碑,美國的華林寺武術社於1984年在少林寺立了“歸宗朝聖”碑,瑞士的少林太極拳協會於1988年在少林寺立了“歸宗朝聖”碑,美國少林武藝中心於1992年在少林寺立了“少林朝聖”碑。在國外,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新加坡、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法國、荷蘭、保加利亞、西班牙、葡萄牙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傳授和學習少林武術的組織。

在國外不斷派團到少林寺學習少林武術的同時,中國的少林武術僧俗高手也紛紛派團到國外進行表演、交流和傳藝。1980年,應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的邀請,少林武術家梁以荃、耿合營、蔡龍雲等赴日本表演和交流少林武術,揭開了現代少林拳師到國外表演、傳武的序幕。1982年之後,由少林寺、少林寺武術館、少林武術學校派遣的少林武術團,先後幾十次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意大利、美國、泰國、荷蘭、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葡萄牙、韓國、比利時、荷蘭、匈牙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表演並傳授少林武術。

1988年9月,嵩山少林寺武術館開館時,世界上有8個國家和地區派人蔘加了在此舉行的“國際少林武術表演邀請賽”。此項賽事,1989年、1990年又連續舉行了兩次,每次都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少林武術愛好者參加比賽。從1991年起,規模更大的國際少林武術盛會“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在鄭州和登封舉行。首屆有23個國家和地區武術組織參加了比賽,至1999年已舉辦了六屆,從第二屆起,每屆都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武術組織的數百名武術愛好者參加表演和比賽。國際少林武術節的舉辦,標誌着少林武術以更大的規模走向世界,併成爲世界上重要的體育運動。

呂宏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