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舟山市定海区五峙山列岛最繁忙的时期,各种海鸟在此栖息,又叫“鸟岛”。它们在这里筑巢产蛋,孵蛋育雏,忙忙碌碌。

鸟群中,“岛主”老王也忙着在岛上巡逻,阳光下他蹙着眉头,盯着海鸟,一脸严肃。正是这时刻不放松的眼神,“护”出一个“鸟类天堂”。

老王,大名王忠德,今年70岁,有人称他为“岛主”,也有人称他为“东海鸟王”。33年来,他起早摸黑乘船驶往五峙山鸟岛,带领团队巡逻护鸟,从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变成懂鸟的内行人;岛上鸟类数量从300多只,增加到1.3万余只。

如今,王忠德已退休返聘任鸟岛顾问,还多了一项任务:带好年轻人,延续五峙山列岛上的人鸟情缘。

勇担重任

却没少受冷眼和拳头

登上“浙定五峙山”巡逻船离港出发,颠簸约30分钟,便进入距舟山本岛7公里的灰鳖洋。

跟着王忠德走出船舱,眼前海鸟翔集,耳畔鸟鸣呖呖。他介绍,这里散落着大五峙山、小五峙山、龙洞山、鸦鹊山、馒头山、无毛山、老鼠山7座无人悬水小岛,名曰五峙山列岛。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家乡,王忠德从小就有很深的感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里发生一件大事:原定海区马目乡林科员的王忠德,协同市区两级农林部门进行海岛资源调查时,发现五峙山列岛“留守”了300多羽海鸥。随即,定海区将海鸟资源增殖保护列为科研攻关项目,并于1988年将五峙山列岛列为区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乡里的林科员,王忠德担下了护鸟的重任。“领导让我弄条小船去保护鸟,想也没想就一口应下了。”王忠德回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这些鸟,能分得清海鸥和白鹭就算不错了。

年轻时期的王忠德出海前往鸟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7岁的王忠德开启起早贪黑的护鸟模式:每天早上5点起床,背上干粮,拎上水壶,戴上草帽,乘租来的小机帆船上岛巡视,往往一呆就是一天。伏天骄阳似火,老王依旧在岛上精神抖擞地数着“一个蛋、两个蛋……”

王忠德说这不算啥,更让他头疼的是劝阻上岛捡鸟蛋的渔民。“当时,对于渔民来说,捡鸟蛋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么捡,鸟的数量种类都会减少啊!”王忠德说,自己把情理法都使上了,但依旧没少受过冷眼、挨过拳头。

“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这是王忠德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为此,他在岛上设宣传牌和警示牌,联系广播站循环播放保护鸟类的内容和要求,还挨家挨户地分发宣传资料。

2001年,省人民政府发文,建立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峙山列岛成为全国三大鸟类保护区之一;2003年,舟山市政府发出通告,“未经批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鸟岛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王忠德说,从这时候起,捡鸟蛋的人慢慢地没有了。

2008年被称为世界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在五峙山鸟岛进行繁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守三十载

也有了“怪脾气”

“我们仔细瞧瞧,说不定能遇上‘海凤凰’,它可是比国宝大熊猫还珍贵。”王忠德口中的“海凤凰”就是中华凤头燕鸥。

2008年5月,王忠德照常巡岛,在鸦雀山和无毛山之间听到了陌生的鸟叫声。顺着鸟叫声,他在成群大凤头燕鸥中,发现了几只全身白羽、嘴端处为黑的“新鸟”,便立即拍下照片发给鸟类学专家。

经鉴定,这是中华凤头燕鸥,世界上极危的鸟种之一。因其稀少神秘,被称为“神话之鸟”。那天王忠德高兴坏了,回到家中多喝了几杯酒,感觉之前的付出都值了。

凤头燕鸥在鸟岛上空飞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五峙山列岛拥有适宜的气候、幽静的环境、丰盛的饵料,再加上王忠德的细心呵护,人为影响较小,为鸟类捕食、栖息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5月至9月岛上格外热闹,各种海鸟在此落脚,王忠德的工作也随之进入忙碌期。

王忠德手中,有一本厚厚的鸟类观察笔记。打开一看,字迹有些歪歪斜斜,但堪比鸟类百科全书,上面详细记录了鸟类品种、进岛时间、筑巢、产蛋、孵化、食性等情况。老王说,护鸟并不是“站岗”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要懂它。

王忠德翻阅鸟类观察笔记。

“白鹭窝较精致,多筑在灌木丛中,一窝蛋一般三四只,最多有六只;鸥鸟窝相对简单,多筑在山坡草丛,甚至直接筑在裸露的礁岩上,多用软草为材料……”说起这些,王忠德如数家珍,俨然半个鸟类专家。

随着五峙山列岛的出名,不少国内外鸟类学专家以及科研院校人员纷至沓来。然而,即使是专家上岛,王德忠也会唱起黑脸,来个“约法三章”:注意脚下留情;勿摸蛋、勿抓雏鸟;完成任务抓紧时间下岛。

这一“变脸”,让王忠德身上多了个“怪脾气”的标签。他说,海鸟相当聪明,当它选定的繁衍地有了过多打扰,极有可能另辟新地甚至“动口”伤人。

看似微小的努力,却带来了大变化。五峙山列岛逐渐形成独特的生态平衡体系,据记载岛上鸟儿的数量从300余只增加到13000余只,记录拍摄到的各种水鸟48种,分属7目10科。除中华凤头燕鸥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世界濒危物种之一黑脸琵鹭、世界易危物种黄嘴白鹭等在此“扎营”。

群鸥展翅觅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角色转换

情缘依旧继续

回程路上,同行人员关心地问道:“老王伯,最近还忙不?”

“年纪大了就不怎么出来了,我轻松了不少。”王忠德说,这些年来,鸟岛受到了越来越多部门的重视,岛上装了一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坐在办公室就能查看现场。“对了,还有年轻人接班!很多事不用亲自上手,我可以放心退休了。”

今年26岁的杨竣程,就是王忠德口中的接班人。王忠德说,退休后一直担心鸟岛后继无人,在杨竣程来之前已经“跑”了三人,唯独他一呆三年过去了。“看得出小杨是真心喜欢鸟的,要为保护珍惜鸟类做点事。”

提起师傅王忠德,杨竣程满是敬意。“我无法想象,师傅在那种艰苦条件下能像对待生命一样护鸟,而且一干就是这么多年。”他问过师傅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看着鸟儿越来越多,一切都值了”,这是王忠德的答案,如今也成了杨竣程继续的理由。

每到忙碌期,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也会来到五峙山列岛,对海鸟进行保护和监测,以促进海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王忠德的带领下,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一样坚定:“未来,这里可以看到更多成片海鸟,还会有不少珍稀鸟类。”

近年来,五峙山列岛的发展,引起省市区有关政府部门、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并以此开展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活动、普及海洋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等。

这份五峙山列岛上的人鸟情缘,还在继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