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去接女儿放学,遇到一个小班的女孩子,奶奶给她买了一碗小糍粑,正用牙签叉着在吃。可一不注意,碗里的那根牙签就掉到地上了,虽然小女孩手上还拿着一根牙签,但小女孩就是不依不饶,非要奶奶给自己把地上的那根捡起来用。

奶奶左望望右看看,是觉得不太妥,看见很多接孩子的家长都望着自己,奶奶勉为其难的说:“你手上还有一根牙签,掉了的就算了。”小女孩泪眼婆娑哭得更加厉害,当奶奶正蹲下身子去捡的时候,被学校的保安和园长看见了,保安劝奶奶:“地上的掉了就算了,你看这个地上那么多灰尘,你再带孩子去旁边的摊位拿一根牙签就好了。”

牙签掉了孙女大哭,老人拾起放孙女碗里!园长:惯孩子无底线

奶奶看了一眼保安,又看了一眼小女孩,依然决定蹲下身子去捡起来。园长在校门里面着急得不得了,不停的喊:“掉了就算了,地上的别捡了,你看牙签上全是灰,这个捡起来怎么吃?”奶奶不听劝,捡起来之后企图用湿巾擦,可牙签遇到湿巾上的水之后,并没有立刻变得很干净,反而越擦越脏。

园长推开铁门,告诉奶奶:“这五米之外就是刚才你买糍粑的摊位,带孩子去拿一根干净的,别用这个地上捡的,你看你越擦越脏,这个吃了怎么行?”奶奶笑着赔笑到:“没事儿,没事儿,这孩子就喜欢这个,我擦一擦给她就是,不是说不干不净吃了不生毛病嘛!”园长还想继续劝说,却没想到奶奶直接把脏兮兮的牙签叉进了孩子碗里的糍粑上。奶奶牵着小女孩走了,留下园长站在原地愁眉苦脸,忍不住感叹:“真实惯孩子无底线。”

牙签掉了孙女大哭,老人拾起放孙女碗里!园长:惯孩子无底线02

不干不净吃了真的不生毛病吗?很多人觉得细菌滋生的过程和时间有关,只要时间够短,细菌是不会出现的。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当食物落地后,分别检测五秒、三十秒、一分钟、五分钟等不同时间的细菌数目和种类,结果表明一号实验和后面的实验相比细菌的数目和种类并没有少多少。

也就是说尽管掉在地上的食物的细菌数目和种类与时间成正比,但也并不意味着,只要时间尽可能短掉落在地上的食物就不会被细菌感染,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当食物落地后我们一定要果断的把它扔掉,以免“病从口入”。

如果孩子以哭闹的方式,就能博得自己想要的结果,那长此以往家长还怎么教育孩子?这一次奶奶从地上捡起了脏兮兮的牙签,给了孙女,止住了孙女的哭声,可孩子根本不会意识到脏东西不能吃。下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依然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要求。

牙签掉了孙女大哭,老人拾起放孙女碗里!园长:惯孩子无底线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断定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连自身都没有一个判断和原则,又或者着看见孩子掉下两滴眼泪就心疼成全,那孩子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变得嚣张起来。

03

爱孩子,心疼孩子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作为父母、长辈我们更应该通过一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错。尤其是老年人,带孩子极其喜欢溺爱,不管孩子有什么需求,自己都一定会尽一百二十个心去实现。

什么是爱,什么是害,如果在我们心中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那孩子又怎会明白什么事情做不得,什么事情可以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