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6日(薛宇飛)7月6日,由中國新聞社財經新媒中新經緯主辦的“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新經濟品牌發展論壇”在北京如期舉行。

就中國新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前景,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衆號:jwview)專訪時表示,新經濟已經成爲一些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之一,但整體上依舊相對薄弱,仍需要大力發展。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中新經緯 吳一塵 攝

新經濟並非第三產業獨有

“新經濟”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有資料顯示,《時代週刊》在1983年的一篇封面文章中最早提出,該刊用“新經濟”描述從重工業向以技術爲基礎的經濟轉型。“新經濟”真正流行則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商業週刊》刊發的相關文章。廣義上,新經濟是指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1年互聯網泡沫期間出現的高增長、低失業和低通脹並存的一波經濟繁榮。

李小軍說:“冷戰時期,世界分爲兩大陣營,要麼是敵人,要麼是朋友,但經濟全球化後,所有的敵人和朋友都變成了競爭者。這中間,受益最大的是國際規則的制定者、人才與資金的擁有者,再加上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新經濟開始嶄露頭角,產業發展也越來越具體,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經過多年發展,“新經濟”一詞的內核和外延已經不斷拓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爲代表的新經濟產業,在中國方興未艾。國家統計局服務業司2018年4月刊發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實施“互聯網+”發展戰略,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已成爲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引擎。

他指出,中國新經濟發展迅猛,高質量發展在一些地方顯現,已經成爲一些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之一。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全年實現新經濟增加值9085.6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8%,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爲32.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北京的新經濟發展就非常典型。當傳統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將顯著增強,在經濟中的佔比也會越來越大。這中間,經濟結構得到了優化,第一、二產業的比重下降,第三產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李小軍說。

新經濟並非只存在於新產業、新業態,也並非爲第三產業獨有,傳統行業同樣可以被改造成爲新經濟。李小軍說:“據我瞭解,一家物流公司爲防止快遞丟失,就在快遞包裝盒上裝上了一個芯片,隨時都能夠確定快遞的位置,減少了物流丟失的情況。而這個芯片,一個才2毛線,這個成本對物流公司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

但他稱,新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企業存在盲目追捧的現象,以互聯網爲噱頭,產品質量沒有真正提升,經濟效益也沒有改善,發展方向很不明確。“有些互聯網金融產品,打着金融創新的旗號,但收益並沒有提高,還鑽了監管的漏洞,對金融市場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些就不屬於新經濟。”他說。

他認爲,新技術應用是否得當,可以用四個標準進行判斷,即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

新經濟發展不均衡

新經濟的發展,在各地並不均衡。李小軍稱,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是人才聚集地、經濟核心區,新經濟在這些地方已經比較成熟,但其他地方相對落後。

落後地方發展新經濟,需要多方努力去創造條件。他認爲,通過政策配套、人才引進、資金扶持、民衆參與等多方面努力,才能實現產業集羣發展。同時,中國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對新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互聯網產業,是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營企業在這一產業中佔據主導地位,國企的比重並不大。李小軍分析稱,產業剛剛興起時,國企決策相對較慢,民企比較靈活,能夠更迅速地介入,但這並不代表國企在新經濟中不具備優勢。國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優勢明顯,可以與民企互爲補充、共同發展。

李小軍認爲,中國在新技術、新產業上還相對薄弱,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不小差距,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自大,仍需要繼續做好技術研發、產業扶持,並加強國際合作。(中新經緯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