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程中,由于肌肉活动增强,产热量急剧加强。通过体温调节机制,皮肤汗腺分泌汗液,利用汗液蒸发散热。

安静时,主要依靠内脏器官产热,肌肉产热量只是总产热量的20%左右;运动时,肌肉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90%,散热绝大部份是由皮肤散发,皮肤散发热量分几种: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当皮肤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才是机体唯一的散热途径;前几个皮肤散热方式,是把热量传递到相较于皮肤温度低的环境中。

如果只头部出汗,身上出汗少该怎么办呢?

1·泡澡,桑拿

要让身体发挥正常的汗量,还有一个方法:泡澡或蒸桑拿。泡澡的话水温不要太烫,38度左右就可以,桑拿的话根据自己适应度逐步加温。

2·运动后不要立马进空调间

运动后,毛孔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如果降温幅度过大,那么毛孔就会很快收缩,排汗就会出现障碍。

出汗量多少主要由运动强度、运动量决定,对于出汗多的人,更加注意补水就OK啦。

那爆汗服是什么道理呢?

显而易见,只是增加了皮肤外界的温度,然后触发体温调节机制,身体排汗。只是让身体出汗,流失水分,没什么实际的价值。

在闷热的天气和穿厚衣服锻炼道理一样,所以不能用出汗多少,来判定这次训练的强度。除非,环境条件不变,例如在同样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同样穿着下,流汗的多少可能是判定这次训练强度的对比。

但是,请不要认为流汗很多,就是消耗很大,减脂效果就很好。消耗是要看肌肉做功的多少,消耗多少能量;而不是反推出多少汗就消耗多少能量,爆汗服这种特意让身体流失水分,让客户心理得到满足的鸡肋,多说无益。

请注意:

当失水达到体重的2-4%,机体出现明显的不适感,感到口渴、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急性失水达到体重的5-10%,可以出现缺水性衰竭;达到18-20%时,甚至致死。

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一种途径,出汗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散热。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摄氏度左右时便开始发汗。若空气湿度大,气温25摄氏度便可引起发汗。

如果不出汗,反而很危险。如果不出汗那对脑细胞是有损伤的,就要进行物理降温了,而汗多也不是好事,并不是排毒,而是肾虚。总是比别人出汗要多,那很有可能就表示你的身体有一定的气虚现象,要知道当人肾的元气不足时,就很容易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