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李刚率队观摩。

嘉宾参观“智慧旅游”后台指挥中心。

10月17日,第五届六盘水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盘州市拉开帷幕,当晚举行了美轮美奂的“是城文运·贵竹之首”大型情景舞剧。18日,市委书记王忠,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率参会嘉宾分三组观摩了本次旅发大会五个观摩点。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既沉醉于盘州风光的迷人风情,也为六盘水这些年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赞叹不已。

移步换景 处处是景

盘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位于盘州市立体交通核心地带,紧邻沪昆高铁、毕水兴高速、沪昆高速三条主要交通线路,串联了盘州高铁站、盘州东客运站、盘州官山机场等交通枢纽,通过集散中心,可以连接盘州市的所有A级景区。

在集散中心里,智慧旅游集散中心、票务中心及电子商品区、旅行社服务区、盘州特色商品区及商贸街等多个区域吸引了参会人员驻足观看,不时拿起手机进行拍照。大家认为,游客集散中心拉近了景点与游客的距离,有力地助推盘州市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

遵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习水县旅游局局长贺焱说:“这个集散中心最好的地方就是它对数据的分析比较精准,例如对游客的学历、年龄、喜好等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服务,在其他地方也有智慧旅游,但盘州是最好的。”来自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产业中心主任张学亮说:“从规模上看,这个集散中心的规模比较大,比黔南的大得多,同时设施设备也比较好,功能比较齐全,又离高铁站比较近,有利于游客的集散。”

来到“三线”文化主题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线”文化广场,这里由“三线”精神堡垒、模拟矿洞、旧火车站等元素组成,再加上特色文艺演出,再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场景。据了解,“三线”文化主题园是盘州市今年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项目位于火铺镇原671厂,通过将原有的厂房打造成特色酒店,让古老的671厂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水城县生态旅游局常务副局长曾丹说:“到这个点看到跳皮筋、踢毽子表演,把人带回儿时的年代的同时,又感到‘三线’文化的精神,所以我觉得像这样的‘三线’文化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也是我们下一代要继续发扬下去的精神。”

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刺梨产业园区、哒啦仙谷景区、刘官胜境温泉等文化旅游景点。大家表示,盘州市的景区景点各具特色,且文化氛围浓郁,充分展示了近几年盘州市全域旅游取得的傲人成果。

毕节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产业科科长马健说:“盘州市旅游文化做得非常好,旅游从产业链延伸、各种业态构建等方面做得非常全,盘州市甚至整个六盘水市在2014年以来这5年间,已经是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值得全省以及各市州学习。”(下转第二版)

观看红色歌舞。

古筝表演引关注。

走进观哒啦仙谷。

盘州火腿吸引嘉宾眼球。

木叶演奏迎宾来。

在“车站”前留个影。

认真听讲解。

在“三线”文化主题园内拍照留念。

回到火红年代。

天人合一 智慧旅游

“第一次看到市长亲自作旅游推介,很有感染力。”成都市旅游局市场处副处长周小娅说,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这么快、这么好,领导重视很关键。另外,景区的打造发掘出了文化内涵,布置得很有特色,很有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嘉宾们对盘州风光的最大感受。

走进哒啦仙谷、胜景温泉景区,酒店、亭台、游乐设施各具特色,有的古朴盎然、有的充满童趣,但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九峰刺梨园,嘉宾们来到九峰莲池畔的民宿酒店,看到酒店与莲池相依,每间客房外都有小码头,游客足不出户便可乘船戏水,无不啧啧称赞。

旅游与人的关联,还体现在脱贫攻坚上。观摩中,嘉宾们的一个关注点,便是旅游对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对脱贫攻坚的带动。

在哒啦仙谷,周边群众通过土地入股、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增加收入。景区共培育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种养大户32户、乡村客栈72家、农家乐48家,带动3710户9377人增收致富。

在刘官胜境温泉,温泉旅游带“火”了周边服务业。刘家湾、张官、高官等村周边群众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特色小吃、旅游商品店等50余家150人(贫困户10户24人),户均年收入达10万余元。

解说员的介绍,引得不少嘉宾追问细节,颇有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

离开景区,来到盘州游的起始地——盘州高铁站,嘉宾们“客串”了一把刚下火车、准备前往景区的游客。出高铁站口,通过240余米的廊道,便可来到“金彩盘州”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在集散中心,游客可以住宿、就餐、购买旅游商品、购买景区门票、搭乘前往各个景区的客车。

更为方便的是,住宿、购票等功能,通过一个手机客户端便可全部实现。

走进集散中心,嘉宾们得以一睹“智慧旅游”的全貌——在后台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管理、服务、营销、物联四大系统29个子系统,正对盘州市各个景区进行实时现场调度,过境游客数量、酒店床位剩余、旅游消费偏好等数据,正在不断地更新。根据大数据抓取分析,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运营、服务,使决策更具科学性。

“这次要多拿点资料回去,能派上大用场。”泸州市联运旅行社总经理水燕正从集散中心出来,怀里抱着高高一摞旅游宣传手册。她笑着说,六盘水的旅游线路目前很“火”,之前已经向妥乐古银杏、乌蒙大草原、韭菜坪等景区发了不少团,反响都不错。这次来参加旅发大会,对拓展六盘水旅游市场更有信心了。

遇见盘州 不问归期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三线’文化广场……”随着解说员解说的开始,观摩小组来到了“三线”文化主题园。据了解,为再现盘州市“三线”企业的时代场景,继承和弘扬“三线”精神,丰富旅游业态,去年,盘州市将原火铺镇671厂旧址改建为“三线”文化主题园,使之成为了新的“三线”文化传承基地。

从“三线”文化广场,到模拟矿洞,再到671生产线,所到之处,嘉宾们纷纷感叹:“无处不是过往、无处不是回忆、无处不再现历史。”

大连市挂职干部、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玉红在观摩中感慨不已,她说:“我一直很好奇,六盘水市的干部干工作为何总是充满激情,原来是‘三线’精神。此次观摩会,让我有机会能了解到盘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三线’文化主题园的打造颇具代表性,旅游和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我还特意多拿了一份资料,准备拿回去推荐给家人朋友,让他们也来走一走、看一看。”

不少嘉宾表示,“三线”文化主题园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思想冲击,足以震撼心灵、触动灵魂。

水城县生态旅游局常务副局长曾丹说:“我们的父辈在‘三线’建设时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地方发展中,为六盘水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种‘三线’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她建议,对具有“三线”文化底蕴进行深度挖掘,真实再现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形,同时要突出各自的特点和亮点。

走过“三线”文化主题园,观摩组还前往哒啦仙谷景区、刘官胜境温泉等地进行了观摩,每到一处,嘉宾们都认真听、仔细看,边思边议。

“哒啦仙谷我不是第一次来,但这次来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很多的设施已经完善了,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需求。”长沙旅行社协会常务副会长阳芬说。

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品,整整一上午的观摩行程,让与会观摩嘉宾看到了盘州市如画的青山绿水、体验到了如诗的独特风情,欣赏到了这里旅游景区的新业态,感受到了这里旅游产业的新变化。

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旅游内涵,盘州市旅游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使得游客不仅能看山、游水、赏文化,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旅游方式,真正感受:遇见盘州,不问归期。

(来源:六盘水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