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今年4月披露的報名情況,通過該計劃以及港澳臺聯招、自主招生報名內地大學的香港學生達10433人,創過去8年新高。爲了幫助香港政府緩解壓力,爲香港青年學生提供升學機會,教育部制定了《2012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辦法(試行)》,對香港學生豁免聯招考試,內地部分高校可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

原標題:內地高校成“香餑餑”,香港學生報讀內地大學人數創新高!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王帆 深圳報道

8月,香港高校聯招處公佈了2019年的大學錄取統計數據,今年4.44萬名申請人中,約有1.6萬人獲派“八大”(香港8所特區政府資助大學)以及公開大學的學士學額。

這也意味着,有相當一部分高中生無法進入到香港本地的大學。除了赴海外升學的選項之外,內地高校的吸引力也在增強。

一位就讀於暨南大學的香港籍學生告訴記者,廣州離香港很近,而且暨南大學設有國際學院,全英文授課,這方面基本是與國際接軌的。

內地高校吸引力越來越強

今年年初,香港青年學生社團組織學友社訪問近2000名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20%的受訪學生表示會考慮到內地升學,這一比例比上一年提升1%,連續2年錄得升幅。

而在2012年,由民建聯組織的一份“內地升學調查”顯示,有興趣選擇內地升學的受訪者僅佔8%。調查指出,當年共有63所內地高校在港免試招生,但受訪學生表示除了幾家耳熟能詳的名牌大學外,對其他內地知名高校並不瞭解,選擇時無從比較。

到2019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已進入第8個年頭。根據今年4月披露的報名情況,通過該計劃以及港澳臺聯招、自主招生報名內地大學的香港學生達10433人,創過去8年新高。

香港學生主要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到內地讀大學?爲何內地高校對他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全國聯招:400分有機會讀名校

“全國聯招”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是教育部單獨爲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

今年,普通高等學院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院校已經達到336所,比去年新增了20所本科院校。

考試分理工類和文史類,理工類科目爲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文史類科目爲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每科滿分爲150分,總分爲750分。

值得一提的一個細節是,考生在網上報名時,可以根據本人情況選擇考試時派發繁體字或簡體字的試卷。

今年的考試時間安排在了5月18日和19日。6月,全國聯招辦公室公佈了錄取的最低分數,其中,本科批次普通類錄取最低分數線爲400分的院校名單共有136所,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諸多知名高校。

免試招生計劃:用香港“高考”成績申請

“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開始於2012年。

2009年,爲應對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香港特區政府開始推行“3+3+4”學制,即“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本科”,取代“3+2+2+3”老學制,即“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預科、三年大學本科”。

2012年,新舊學制更替,兩屆高中生同期畢業,接近11萬人面臨着升學,比往年多出3萬多人。

爲了幫助香港政府緩解壓力,爲香港青年學生提供升學機會,教育部制定了《2012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辦法(試行)》,對香港學生豁免聯招考試,內地部分高校可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

這一計劃中還包含“校長推薦計劃”,2019年的名額爲每校8名,被推薦學生也需要參加香港的“高考”。

2018年,有3200多名香港學生申請了免試招生計劃,其中約一半學生獲得錄取。

今年,報名的香港學生人數達到3511人,比上一年增加了9.2%。

從第一志願來看,香港學生最青睞的5所學校分別爲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和清華大學,其中3所位於廣東。

今年免試招生計劃中最多人報讀的專業領域,依次爲經管金融類、醫學類、工程類、新聞傳播類和語言類。

院校獨立招生:小範圍的“自主招生”

院校獨立招生主要針對有自己招生計劃和政策的內地大學,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個代表是“兩校聯考”。

“兩校聯考”全稱是“暨南大學、華僑大學聯合招收港澳臺、海外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考試”,是一個類似於自主招生性質的考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暨南大學今年發佈的公告瞭解到:

兩校聯招實行“3+X”考試形式,每科滿分150分,中國語文、英語、數學爲必考科目,另加一科選考科目,文科爲歷史或地理,理科爲物理、化學或生物,醫學類專業必須選考化學和生物,或者物理和生物。

此外,申請入讀國際學院各專業、英語爲非母語的學生,入學時對英語水平有要求,須達到雅思5.5(每部分均在5.0以上),或託福80分,或SAT 1030分以上。

今年的“兩校聯考”考試時間安排在5月11日和12日。6月發佈的錄取結果通知顯示,暨南大學本科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爲4科總分不低於350分;華僑大學本科錄取標準爲4科總分不低於320分。

好讀書好就業

在香港地區,大學錄取率大概是什麼水平?

根據香港高校聯招處的數據:

今年1.6萬人獲派8所特區政府資助大學以及公開大學的學士學額,錄取比例爲36%,較2018年微升1個百分點。

此外,有4237人獲派資助副學士或高級文憑學額,另有3923人通過“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獲得學位。

上述學友社的調查指出:

受訪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的原因中,“收生要求較低”佔了最高的比例,達到61%,“學費較便宜”佔32%,而值得一提的是,“學習環境好”佔30%,這一比例比2018年的調查上升了9個百分點。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在2014年8月推出“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有經濟幫扶需求並已通過免試收生計劃,到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

此外,隨着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的落地,灣區發展前景也吸引了更多的香港高中生。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指出,2019年港生報名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推動,首4個志願報名前往廣東省大學的學生,由2018年的5355人,增加7.5%至5755人。

一位香港大學的碩士生李鶴(化名)準備到深圳找工作,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有幾個朋友是在深圳讀的大學,畢業後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如果把好的就業機會作爲一個目標的話,感覺從內地高校畢業的學生在僱主當中的認受性是在提升的。”李鶴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