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病正值高峯期!梅州這幾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勢頭比前幾年還猛!

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叮咬的經歷

可嗡嗡的煩人聲音和大“紅包”

還不是最糟糕的!

更可怕的是蚊子中的戰鬥機

伊蚊

它會傳播很多疾病

對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危害

其中黃熱病與登革熱

就主要通過伊蚊傳播

10月19日,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通報2018年9月下半月全省登革熱、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監測結果。據瞭解,當前,我省已經進入登革熱流行高峯期。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截圖

而登革熱主要是通過伊蚊(花斑蚊 )叮咬進行傳播的,9月下半月監測結果顯示,興寧市福興辦事處錦華居委居民區和興寧市寧新辦事處東風居委居民區伊蚊幼蟲密度監測結果爲高密度。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梅江區金山辦事處嘉應學院

梅江區江南辦事處鴻都花園

梅縣新城梅荷路麗景灣小區

伊蚊成蚊密度監測結果爲高密度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由於蚊子活動輻射範圍較廣

周邊區域有可能存在攜帶病毒的蚊子

所以,居住在上述轄區的居民朋友

或者計劃前往這些地方的市民

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防止蚊子叮咬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轄區

其他轄區的市民也要注意~

根據通報,全省共設置3349個監測點,符合防控要求的有2271個點,佔67.81%;低密度有767個點,佔22.9%;中密度有265個點,佔7.91%;密度有46個點,佔1.37%。

廣東省2018年9月下半月

登革熱、寨卡病毒病

媒介伊蚊密度狀態監測統計表

由上表可看到

梅州伊蚊密度檢測結果爲

高密度的有5個點

比起9月上半月多了4個

廣告時間

廣告時間

此前,省疾控中心官網也於9月30日發出提醒,本地病例疫情較2015-2017同期平均水平明顯升高,16個地市出現了登革熱本地病例疫情其中廣州及湛江市多區多點暴發。本月登革熱的關注程度爲“特別關注”。

該通報提醒,廣大人民羣衆應積極投身滅蚊防蚊工作,消除或破壞蚊蟲孳生地,切實降低蚊媒密度,減少與蚊子接觸機會,預防蟲媒傳染病聚集性疫情的發生。

若感染了登革熱病毒會怎樣?

前期,你可能沒什麼感覺

大概在4-5天(最長12天)

你會出現一些症狀

☟☟☟

首先,你會突然發高燒(有時可以達到40℃),並可能持續2-7天;而伴隨着高燒,你還可能出現:頭痛、眼眶痛、肌肉與關節痛(俗稱“三痛”);另外,你的面、頸、胸部會潮紅、出現紅疹(俗稱“三紅”),甚至有眼結膜充血、牙齦無端出血等症狀,有些人更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省疾控專家提醒,感染登革熱是有可能發展爲重症的,老人、嬰幼兒和孕婦;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哮喘、慢性腎病等基礎疾病者;伴有免疫缺陷病者都有較高風險。如果發生重症,還需要特別治療。

據瞭解

登革熱不會直接“人傳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

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治療!

主要採取支持性和對症治療

而控制、消滅登革熱傳播媒介伊蚊

仍是當前最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

那麼,如何科學防蚊呢?

請一定記住以下六點

❶到登革熱流行區旅遊,應穿着長袖衣服及長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蚊蟲驅避藥物。

❷房間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並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分量。 

❸避免在“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上午7到9時、下午4時到黃昏)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❹每3到5天刷洗水缸、換水一次,並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廢棄罐子等的積水,避免蚊蟲孳生。將水培植物換成土培。 

❺發生登革熱暴發流行地區的居民應主動配合城管、愛衛部門入戶調查蚊媒密度。 

❻如果在登革熱流行季節或者去登革熱高發國家旅遊回來出現發熱皮疹應儘快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流行病學史以助診斷。 

最後,再次提醒各位市民朋友

最近出行一定要防蚊子

這個“包”可不治百病

可危險啦~

閱讀體驗超強的

“梅州日報輕報紙”

想看哪期看哪期

▼▼▼

綜合自廣東省疾控預防中心、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鹽田疾控、深廣電第一現場、丁香醫生

編輯:葉惠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看梅州最熱新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