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是一位31岁的公司高管,年薪80万,在一线城市有车有房,诸多条件让人羡慕,她自己却总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优秀,总控制不住地盯着自己不好的方面,强迫自己一定要去改善,非要把事情做完美,稍有差错就非常自责,不舒服。尽管在别人看来,她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是她觉得很累,一点都不开心。这种无止境追求完美的烦恼,源于“我执”。幸好,她找到了下面这6把“钥匙”。

1 、不要对生命求全责备

自我的执着会形成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我们又会在它的基础上赋予善恶,然后想除掉恶,保留善,就是对生命的求全责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培养我执。

2 、“无我”是一种成就

我们一直在修我执的法,而佛法提出解决生命种种问题的终极目标是无我。无我是一种成就,我们在深刻的禅定中看到诸法只是缘起缘灭,和自我没有关系。这里的重点是在禅定当中。

许文过于追求自身的完美,就是一点点在加深“我执”,如果站在生命的高处去看一切事情的发生、消失都是缘生缘灭,由很多因缘决定,命运并不全由自己控制,就能让心里的执着慢慢淡化。

3 、念头出现时,请接受它

我们认为的“不完美”其实是生理层面的无明。无明是一个种子,我们之所以不能出离,是因为无明的种子在生命的深层,也许它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也可能只是虚拟化的存在,只要我们放不下,它就会一直在那里。

注释:无明:一切苦之根源。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状态。

我们的生命从过去世到今生不断地相续,有很多信息一直存储在很深的地方,并没有消失,可是它们是各种条件不同的组合变化,不是恒常不变的,即无自性的。如果明白这一点,当它们现前时,我们就会包纳生命的一切,没有“洁癖”。

4、发愿也是一个好方法

通过发愿来改善是另一个方法,也就是不要直接处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没问题,它折射出来的是我们烦恼的种子。有时候越处理它,它越挥之不去,这时完全是我们的嗔心在支撑着它。我们要修慈爱的心,慈爱的心容易通达空性,即一切法的不真实性。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虚拟化、潜在化的存在,它代表了我们思想的矛盾,但并不是一个实质的问题。“我的好坏”、“我的评价”、“我的精神洁癖”都不是问题,所以可以允许它的存在。

5 、唤醒佛性是我们修行的目标

我执没有自性。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要一次次地唤醒自己,而我们在生活中却一次次地陷入二元对立。我们有佛性,有人性,也有狼性,这话是非常科学的,对任何人都适用。为什么说我们有狼性呢?“狼”是烦恼的意思,我们过去有烦恼,现在有烦恼,未来还有烦恼。同时我们是佛,过去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

如果以人道来安立标准的话,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准。把“仁、义、礼、智、信”放在宇宙的背景下考量,也并不完善。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差不多就好,没有一个究竟的“仁、义、礼、智、信”。究竟的“仁、义、礼、智、信”放在宇宙层面,是成佛时的完美,是无穷无尽的美德,而且也不止这五个标准。

6 、空性可以让烦恼升华

看到一切法无生,无生故无灭。这个话题很深,是真正智慧层面的增长。问题本来就没有产生过,是我们执着于它,所以它才像一粒沙子在眼睛里,让我们很难受。这一粒沙子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用空性把它放到别的地方。空性就像蜜蜂采花一样,它不会障碍花,反而让花拥有了果实的成就。这是一种看破,也是一种放下。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看破的,因为一切东西本来就不存在。

素材来源 | 如孝法师开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