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

"少孤贫。投效广西军,预法越之战,累保至参将。"张勋起于抗法战争。

日俄战争后,张勋作为武将,已经擢升到了最高官位-提督(从一品)。

“日俄战后,调奉天,充行营翼长,节制三省防军,赏黄马褂。旋命总统江防各军,驻浦口,调江南提督。

“武昌变起,苏州独立,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方与众筹战守,有持异议者,勋直斥之。翌日,新军变,勋与战於雨花台,大破之。江、浙军合来攻,粮援胥绝,乃转战,退而屯徐州,完所部。”

辛亥革命,张勋因其反革命的表现,被清廷任命“江苏巡抚,摄两江总督,赏轻车都尉。”武人做上巡抚,有清一代极为罕见。

“逊位诏下,世凯遣使劳问,勋答曰:'袁公之知不可负,君臣之义不能忘。袁公不负朝廷,勋安敢负袁公?'”

张勋虽一介武夫,却语含杀机, 暗示袁世凯不可亏待清室。张勋及所部均留发辫,张勋人称“辫帅”,所部定武军人称“辫子军”。

“世凯卒,各省有所谋,群集徐州,推勋主盟。勋於是提兵北上,叩谒宫门,遂复辟。”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张勋复辟。这是他一生最高潮的表演。也因此,和康有为在清史稿中合为两人传。

溥仪任命张勋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被封为忠勇亲王。自吴三桂之后两百年,首次出现汉人封王。张勋也是自鸣得意。

然而,这场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就被粉碎了。1917年7月12日,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

从此张勋不问政事,属下辫子军悉被遣散。

一刀一枪数十年,才走上人生巅峰。跌入深渊,却只需几天而已。如何评价张勋,称他为清末武夫,或许最合适。

《清史稿》之武夫张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