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展示現代文創獨特魅力,揚起文旅產業發展風帆

第五屆中國(山西)

民族民間工藝美術

暨首屆(大同)文旅產業博覽會回眸

金秋時節,古都大同天高雲淡、金風送爽,古城內外花團錦簇、景緻如畫,在這美麗的季節,在大同古城,一場規模盛大、品位高卓的藝術盛會,更爲文韻流芳的古城帶來典雅醉人的藝術氣息,讓人大開眼界。第五屆中國(山西)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暨首屆(大同)文旅產業博覽會於9月20日至24日在和陽美術館舉辦,展會期間,觀衆人數8.1萬人次,現場成交9300萬元,現場簽約額達11億元,外地前來參觀、學習交流的工藝美術界和現代文創界人員上萬人,有意向在大同投資興業的工藝美術和文創企業60多家。

2018.10.15

塑造國家級民族民間工藝品盛會

本屆博覽會是一次國家級的民族民間工藝品盛會,彙集了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精品近兩萬件,更有“一帶一路”10多個國家的民族工藝品和藝術品參展,提升了博覽會的國際化水平。博覽會有國家級及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00餘人的經典之作,還有來自各地市的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師以及各地大中專院校參與文創產品的學生約2000人創作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藝美術精品和文旅創意產品參展。

博覽會上,各項活動亦是好戲連臺,各具千秋。首屆中國雕刻技藝大賽,有14個省市自治區的近200名選手報名參賽,參加決賽的30名選手,都是全國玉、石、木、根、竹雕刻界的佼佼者,被譽爲全國雕刻界的“全運會”;首屆“大同主題”文旅創意設計大賽和文旅商品設計大賽,吸引了全國數百名工藝美術大師和百餘所高校的近2000名學生參賽,共收到參賽作品3000餘件,開闢了全國傳統工藝和現代文創比翼齊飛、助力舉辦地文旅產業發展的先河;第三屆全國黑陶藝術展,薈萃了全國46名黑陶藝術大師的200多件精品佳作,代表了國內黑陶藝術的最高水平;朝鮮國際油畫展,共收集了20位朝鮮當代著名油畫家的200多件作品,代表了朝鮮當代油畫藝術家的最高水平;“大國工匠”文化論壇,邀請了五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國家及省級協會領導,組織大同市工藝美術大師、文旅行業的有關人士,圍繞助力大同文旅產業發展和繁榮民族民間工藝美術事業,進行了專題講座。這次博覽會,展示了工美文化和現代文創的獨特魅力,揚起了文旅產業的發展風帆,是對大同文旅事業發展的一次有力推動,對大同爭當“兩個尖兵”和轉型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2018.10.15

打造大同對外開放文化新高地

在古都大同舉辦這樣高品位的藝術盛會,再度展現出大同的開放格局和文化自信。大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曾爲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世界東西方文化、中華多民族文化融合之地,民族民間工藝美術遺存十分豐富,被冠以中國雕塑之都,具有發展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得天獨厚的歷史淵源和現實條件,爲全國的工藝美術大師和文創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和良好的創造機遇。

今日的大同,經濟文化建設正在融入京津冀發展戰略,是山西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本屆藝博會圍繞大同打造對外開放文化新高地的戰略部署,提升和豐富了博覽會的國際化水平。博覽會上,特設“一帶一路”國際展區,邀請“一帶一路”國家的民族工藝品企業和手工藝人蔘展,阿富汗土庫曼風格地毯、巴基斯坦手工打磨的黃銅雕刻品、瑪瑙花瓶、印度刺繡披肩、印度香盒、傢俱、尼泊爾全手工羊絨圍巾、非洲傳統樂器手工鼓、尼日利亞圖騰木雕、日本瓷器、土耳其手繪陶瓷器皿等民族工藝品紛紛亮相本屆藝博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本次博覽會,爲大同民間工藝美術和現代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啓迪,注入了發展的信心。省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負責人說,大同的民族民間工藝美術遺存和資源十分豐富,工藝美術產業發展也有良好的基礎,大同的黑陶、皮雕、剪紙刺繡、根雕都呈現了獨特的魅力,現代文創正在蓬勃發展,有着廣闊的前景。

本屆藝博會上,開展了首屆“大同主題”文旅創意設計大賽和旅遊商品設計大賽,藝術家們把大同乃至山西的人文景觀、風景名勝、民俗風情、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產生了一大批具有大同地方特色、富有時尚內涵、極具開發價值的文旅創意產品,受到人們的熱切關注和旅遊業界的歡迎。這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隨着我市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更多更好的具有大同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將爲大同文旅事業格外增色。

記者:史湧濤

- E N D -

來源:大同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