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成都的“跳傘塔”可能還真正只有“老成都”曉得在哪兒,其實就在現在省體育館附近,位於一環路和人民南路交匯口。

如今車來車往,高樓林立,而在八十年代以前,這裏還真的有座高塔,至於高塔的用處,不是別的,正如其名——用來跳傘!

這是咋回事?

今天《成都冷知識》小微就來給你818

地標60米高的城南景觀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在成都一環路邊的四川體工隊訓練基地聳立着一座跳傘塔,它成了基地的標誌物,更是老南門城外一處景觀。

跳傘塔始建於1965年,次年春節落成並投入使用。塔高60米,雄偉壯觀。塔底有半徑50米的砂盤和20米綠色草坪,塔頂四支鋼臂伸向四方,附屬設施有浪橋,虎伏,旋梯等地面運動器械。

爲什麼要修建跳傘塔?新中國成立以後,爲了豐富青年人的體育生活,同時又能將體育活動和國防體育結合起來,幾乎在每個大城市都建有跳傘塔,培訓國家需要的軍事體育人才。

起飛 朵朵蘑菇從天而降

身體好的、膽子大的、願意練習的,都可以從跳傘塔上起飛、降落。人背上傘,把傘繫到跳傘塔固定的鋼圈上,再升到幾十公尺高,突然一下,傘跟鋼圈脫離,人就隨風降落,可以聯繫着陸的技術。

有老成都人回憶當年目睹跳傘塔情景:初涉跳傘訓練的運動員最先把他們升至高度的一半,可能是恐高的緣故,有的運動員在半空中“咿咿呀呀”地亂喊亂叫,附近一環路上也聽得到。

几上幾下反反覆覆地磨合十幾次後升至最高處適應一段時間,運動員纔敢在最高處打開跳傘的開關。

每當運動員跳傘時,場面壯觀,附近小學校放學的學生都要跑去觀看,並相互傳言:“跳傘塔這會兒在跳傘了!”天幕中的傘像朵朵蘑菇,跳傘員如神仙下凡,剎是好看。

80年代初,一次定向爆破,跳傘塔整體轟然倒下,在原址處,省體育館拔地而起。如今,路過省體的老成都們,或許還能記起當年他們從這片天空飛過的痕跡。

綜合: 新城快報、書香成都悅行地鐵等

圖據:《成都街巷志》[全新修訂版]

評論區留言,和小微八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