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各朝代的皇位繼承大部分採用的是父死子繼的方法,這種方法之外實行最多的一種制度就是兄終弟及制了。我們都知道北宋王朝最開始的時候皇帝繼承就是兄終弟及制,宋太祖趙匡胤死後,他的幾個年齡很大的兒子都靠邊站了,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接替了他當了皇帝(傳承合法性一直受到質疑),之後北宋王朝便是以趙光義的子孫繼承的。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其實後來滅亡了北宋的金國開始的時候採用的也是這種制度,太祖完顏阿骨打死後,他的16個兒子也都靠邊站了,完顏阿骨達的弟弟完顏吳乞買(也叫完顏晟)接替了他的皇位,是爲金太宗,只是金太宗並沒有像宋太宗那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而是又傳回了哥哥完顏阿骨達一系。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完顏晟是金世祖完顏劾裏鉢第四子,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同母弟,他曾力勸完顏阿骨打稱帝,之後阿骨達建立金朝,任諳班勃極烈(既是首席大臣,又是儲嗣),這說明實際上是從一開始的時候,完顏阿骨達就是考慮讓弟弟完顏晟繼承皇位的(有傳說完顏晟和宋太祖趙匡胤面貌非常像),並未考慮讓他的兒子繼承皇位。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完顏晟是完顏阿骨達的主要助手,我完顏阿骨達征戰在外,那麼金朝凡軍事、司法案件皆由完顏晟從宜處之,他理事持重,使金太祖徵遼時無後顧之憂。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天輔七年(1123年),金太祖完顏阿骨達病逝,完顏晟即帝位,是爲金太宗,改元天會。完顏晟即位後,以弟完顏杲(金世祖完顏劾裏鉢第五子)爲諳班勃極烈,金太祖庶長子完顏宗幹知國政,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總理軍事。說明在完顏劾裏鉢的時候可能就有皇爲繼承的安排,而在阿骨打建立金國前後,兄終弟及制是他們的主要考慮的繼承製度之一。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天會十三年(1135年)冬,完顏晟病逝於上京,終年61歲,在位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諡號文烈皇帝。不過完顏晟死的時候,其弟完顏杲已經先行死去,當時他曾經考慮讓自己的孩子接替他的皇位,但是遭到了諸宗室親王和大臣的反對,不得已之下才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長孫梁王完顏亶任諳班勃極烈,所以在他死後,皇位繼承又傳到了金太祖阿骨達一系,完顏亶就是金熙宗,至此,金朝的皇位傳承製才由兄終弟及又回到了父死子繼的道路上。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那爲什麼金朝開始的時候會使用這種方法呢?有人認爲這可能是受到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傳位於宋太宗趙光義這件事的影響,當然其中或不無影響,但其實並非他們有樣學樣,這和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和傳統觀念也有很大關係。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通常越是原始的部落種族裏面,越重視長幼有序的觀念,長輩的威望也越高。在金朝出現之前,女真人並沒有完善成熟的國家治理和皇位傳承製度,所以他們以一種保留着原始部落遺風並且也很實用的制度來管理國家,比如爲了部落的和平,他們的首領選舉可能會採用比較民主的選舉制,那麼這樣一來,年長一些的長輩的威望和能力也更能服衆,人家也就都會挺像於選擇長者了,這也是我們看一些電視劇中一些部落或者幫派的長老都很受尊敬,並且有很大權力的原因。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完顏晟的個人能力了,此人才學較高,可謂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做完顏阿骨達的助手的時候就成績斐然,並且鍛煉出了治國理政的經驗,這也讓他具有了比完顏阿骨達的兒子更高的威望,因此完顏阿骨達和一些金國大臣們都贊成完顏晟作爲儲君。

北宋趙匡胤和趙光義皇位傳承屬兄終弟及制,金朝開國爲啥也是如此

繼位之後,金太宗完顏晟也可謂勵精圖治,他統治期間還完善了金朝的各種典章制度,並且大膽改革,依照遼、宋舊制改革勃極烈制,使之成爲中央軍政的中樞機構,實行漢與女真並用的理政制度,他治國13年,很好地奠定了金朝的立國規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