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37日訊(記者周丹)近日,西安一男子在超市購物被少找4分錢零錢,將超市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已立案。這一事件在網絡引發熱議。不少超市隨之取消了分幣四捨五入,抹去消費者購物的全部分幣零頭。

記者探訪發現,武漢多家超市在散裝商品稱重時,就直接將分幣四捨五入了,買單時四捨五入的情況更爲普遍。

武漢多家超市稱重時就已四捨五入,律師稱涉嫌非法變相牟利

多家超市稱重時就已四捨五入

今年2月,西安市民肖先生在永輝超市購買了54.76元的商品,付給收銀員55元現金,收到2毛找零。回家後他看購物小票發現,超市少給他找零4分錢。對此超市方面表示,分幣四捨五入是規定,消費者可以保留小票,攢到整數後到超市兌換。

肖先生不認可,他覺得四捨五入是超市的霸王條款,多收的4分錢所有權歸消費者也就是他本人所有。至於“積零換整”,他認爲變相限制了消費者去其他超市消費的自由,哪怕是一分錢,也是消費者的應得權利。隨後,他一紙訴狀將該超市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已立案。

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武漢多家超市發現,四捨五入的情況較爲普遍,有的超市甚至在散裝商品稱重時,就直接四捨五入抹去了零頭,消費者多表示並不知情。

26日,在武昌黃鸝路一超市,記者選了一顆土豆,單價5.16元/公斤,稱重0.146公斤,工作人員打印價籤顯示,售價0.8元。“不應該是0.75元嗎?”記者問道。對方表示:“一直都是這樣啊,四捨五入了,哪有分子錢找你?”

在武昌餘家頭一家超市,記者看到,紅菜薹散,單價7.96元/公斤,淨含量0.572公斤,售價4.60元。記者計算出實際價格應該是4.55餘元,售價多了近5分錢。

27日,在梨園一家超市,上海青單價7.96元/公斤,重量0.438公斤,總價應該是3.48餘元,但工作人員稱重後打出的價籤是3.5元。不過,總價應該是3.11元的廣東菜心,價籤顯示3.10元,少收0.01元。

也有超市不論零頭多少,選擇全部抹去。27日,在漢陽大道沃爾瑪,售價2.07元的胡蘿蔔,記者付現10元后,收銀員找了8元。

律師稱涉嫌非法變相牟利

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消費者,他們多表示,稱重時不會刻意去算價格,也沒注意到商家在稱重時就四捨五入了,不過因爲分幣金額小,很少有人刻意去深究。還有消費者覺得,商家“四舍”存在損失,從“五入”補回,也無可厚非。但也有消費者直言:一個消費者可能涉及幾分錢,但數以萬計的同類型消費可能就會涉及很多錢。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諮詢了多家超市工作人員,他們表示,此舉是爲了減少結賬時出現分幣的麻煩。並非故意不給顧客找零,而是目前市場分幣流通少,兌換困難。

26日,記者在多家銀行諮詢兌換零錢事宜,多數銀行表示分幣目前無法兌換,還有銀行則表示可以兌換分幣,但需要提前預約,兌換量也無法保證。不只是分幣,就連1毛硬幣,兌換也比較困難。

對此,湖北典恆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計量正確的公平交易條件。”超市少找零的行爲已經違反公平交易的法律規定,應當補足差價。

陳亮稱,在目前市場交易環境下,當沒有對應幣值找零時,超市應主動告知消費者,徵求消費者意見,而不是選擇優先犧牲消費者的利益來保護自身利益,以剝奪消費者知情權的方式進行強制交易,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