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行业,伪造交易量,粉饰行情也不是不存在,但像加密货币交易所这么猖狂的还真的很稀少。加密货币交易所伪造交易量在加密市场都是属于公开的秘密了,作为交易所,若不加入这造假大军,都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一股清流了。

公开的秘密:交易所伪造交易量

近日,Bitwise的一篇分析显示,95%的比特币现货交易是由不受监管的交易所伪造的。在81个交易所中,71个交易所的大部分交易量都是“对敲”。而据交易所称,比特币日平均交易量总计为60亿美金,但研究表明其中只有2.73亿元是合法的。

伪造交易量的交易所中最疯狂的要数夸大2万多倍的 BCEX 和 4000多倍的Lbank,以至于国内几大头部交易所OKEX和火币这些只刷了十几倍量的都算很“感人”的了。下图是刷单交易所排名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加密货币交易所刷单现象有多猖狂了,头部交易所基本都在其中,不过是夸张程度的差别。颇有一副“不刷单都称不上加密货币交易所”之势。

折扣+洗单成主要伪造方式

而以上有伪造交易量“前科”的交易所,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给予同意在固定时间内锁定资金的投资者折扣;比如,Paxos和Gemini,这两家公司都在去年向选定的场外交易平台提供1%的折扣,折扣基于场外交易伙伴同意在预先确定的“锁定期”内持有他们的稳定币。2.通过洗单,“洗单” 是一种操纵市场的方式,投资者同时买卖同一种加密货币,以提高交易量和流动性,从而造成交易量激增的假象。

以韩国Bithumb为例,2018年夏末至2018年年末,Bithumb造假的交易量达总交易量的94%。虽然Bithumb站出来否认伪造交易量一事,但分析发现,其交易量每天会在固定时间激增,并且交易量与交易价格无关;从交易量上来看,2018年9月日交易量约为3.5亿美元,而2018年11月其日交易量达到44亿美元,是之前交易量的12倍。很显然,交易所很大可能在通过机器人自动创建订单,以此来伪造交易量。

而伪造交易量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为提高交易所本身在CoinMarketCap上的排名,从而推动更多的交易流向本交易所;另一方面是方便交易所向项目方收取更高的上币费用。据了解,按照,部分交易所已经通过此种方式非法获得数十亿美元。

虽然加密市场中绝大多数的交易所都存在洗单伪造交易量的现象,但也不免有个别“漏网之鱼”,据BTI发布的报告来看,目前Binance, Bitfinex, Coinbase Pro公布的交易量相对较为真实。这三个交易所也算的上是“造假潮”中的清流了。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伪造交易量,短期来说,确实能给交易所本身带来不少流量和利润,特别是在加密熊市,通过此种方式也是部分交易所在熊市中求得生存空间的一种方式。但从交易所本身长远发展来看,无疑是因小失大。

币安创始人曾在推特发文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量作假是为了获得在业务流量大站CoinMarketCap 排名靠前的位置,以获得更多的的用户,但许多人我那个忘了,此举的代价牺牲了交易所在专业用户中的信用。可不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从目前加密货币交易所造假泛滥的现象来看,加密货币市场的操纵性依然很强,这对于投资者而言,风险太高。对比股票市场的发展,操纵股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就金融机构对股市的监管来看,对于操纵行为有明确的定罪细则。由此股市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