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之刃》與《OVERLORD》兩者均是自身運營不錯的IP,聯動是嘗試在原有的互動形式中植入更多的創新。從目前市場的反響來看,各方面的數據表現尚佳,而在英魂目前爲止聯動的所有IP中,卻是最成功的一個。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英魂之刃》IP誕生四週年,先是爲了豐富產品形態推出了:移動端平臺的《英魂之刃口袋版》和卡牌版的《英魂王座》;而後與《屍兄》、李小龍的IP合作則是遊戲在內容上的豐富;聯動《OVERLORD》是希望能夠藉助雙方的影響力,相互借力。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在《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在B站、自媒體、短視頻等多平臺上,都能看到兩者聯動的相關討論。大量的UP主爲《OVERLORD》應援,遊戲中陸續出現的地下大墳墓主要角色均受到了遊戲玩家與粉絲的好評,可以說《OVERLORD》爲《英魂之刃》這個誕生了四週年的IP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與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然而許多《OVERLORD》粉絲開始在遊戲論壇/貼吧中表示:《英魂之刃》此次聯動的成功,仰仗的都是《OVERLORD》帶來的話題流量和熱度。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OVERLORD》在B站擁有的粉絲基數與話題影響力有目共睹,B站中大量的UP主依託於製作動漫視頻爲生,動漫自身的架構,世界觀、人物設計及陣營對立較一般動漫更適合於遊戲化,這與作者丸山懂遊戲,懂玩家是分不開的。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但IP類的遊戲都是小圈子,不會像MOBA、FPS遊戲一樣全民化,動漫類IP更多是年輕人的關注焦點,即便如《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bleach》這個用戶數量龐大的頂級IP改編成遊戲也是涼涼。這與遊戲製作成本是分不開的,IP費用越高,花在遊戲製作上的錢就越少,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完全依託於IP的遊戲產品是不會被遊戲公司認真對待的。

這些年這幾款MOBA手遊成了手機必備!沒玩過才叫真正的遺憾

牛逼的動漫IP很多,但是牛逼的遊戲公司很少,典型的買方市場。人家有這功夫幹嘛要給影視動漫公司賺錢?自己做原創IP獨佔收益不行嗎?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不爲人知的是,引進境外IP開發遊戲產品需要按照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遊戲出版物(互聯網遊戲作品)履行審批申報手續,手續相當麻煩,對於國內的遊戲公司而言:有這個精力不如自己研發一個手遊。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所以《OVERLORD》的粉絲們,如果不是聯動,要想在國服移動端體驗到《OVERLORD》的可能性基本爲零。動畫漫畫改編成遊戲很難,遊戲改編成動漫則容易的多。因爲動畫、漫畫作爲一種成熟的文化商品,和遊戲這種產品是存在一定隔閡的。諸如七龍珠的遊戲幾乎都是格鬥對戰,很難去融入其他類型遊戲的要素,定製型開發就會回到上訴我們說過的困難中,因此誕生了“聯動”這個名詞。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IP聯動的形式多樣,小到一款遊戲中出現另一款IP的服裝、道具,大到角色互相客串,共同進行一些特殊聯動任務,甚至還有各遊戲角色亂入的大亂鬥,着實是讓玩家大呼過癮。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IP聯動的本質是“雙贏”,兩個IP能夠相互融合,意味着雙方的用戶重合度更高。跨IP聯動主要就是人物和劇情的植入,有一個特色鮮明的人設是合作的核心與基礎。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英魂之刃》自身遊戲玩法主要是“英雄對戰”,劇情自由度高,與二次元遊戲在進行聯動時,先天比其他遊戲更有優勢、更自然。給力的研發團隊也能較好的還原二次元角色的人設,保證角色形象的完整延續、立體。新的遊戲類型爲人設帶來新的故事發展,再加上二次元人物外形還原的較好,聯動起來用戶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OVERLORD》雖不是《英魂之刃》的首個IP聯動的對象,卻是遊戲聯動的第一個日漫IP。在遊戲行業,獲取玩家成本過高,有IP的產品獲取玩家則會低一些。在IP熱度時效內,該IP粉絲轉化成玩家的概率也很大,從而降低遊戲推廣成本,也能夠最大限度豐富遊戲的內容,爲擁有一定生長週期的遊戲注入新鮮活力。

獨家視角!《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背後的洞察

​大家對《英魂之刃》與《OVERLORD》聯動的成功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