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突然有些想家

《呼蘭河傳》是這樣一本書:開始讀索然無味,一旦進入作者營造的氛圍,就會漸漸沉溺其中。尤其當你有了一定閱歷之後,讀罷掩卷之際,那種荒涼滄桑的感覺如一隻溫柔手,輕輕繞着你,並不緊繃,但就是讓你一時掙脫不開。

《呼蘭河傳》裏沒有主角。雖然書中是以“我”——一個孩童的視角進行敘述的,但每一章節都相對獨立,沒有明顯的因果聯繫。整本書如同散文,沒有一個貫穿前後的故事情節,也沒有固定的人物形象,沒有戲劇衝突,也沒有紛亂的線索。這也是前期會使你興味索然的原因。

可當你已有了一定閱歷,知道這世事無常,你就能從中讀出一點思鄉之情——不管你是不是作者同鄉。尤其如果你是半生漂泊,羈旅異鄉之人,你會更加體會,那些點點滴滴、細碎無用的小事,都是當時只道是尋常的追憶。背後有多少現實無奈和痛徹心扉,都掩藏在呼蘭河小城悠久滄桑的厚重歷史裏。

《呼蘭河傳》最令我動容的章節,當屬“我”和祖父之間的感情。中國人的父子母女之間總是矛盾不斷,又羞於說愛,感情深厚卻也難逃彆扭。而隔輩親現象卻完美避開了這些問題。老人對孩子似乎有無限寬容和忍耐。那些年沒有對子女表達出的愛,似乎都毫無保留、毫不掩飾地獻給了孫輩。

書中的祖父對“我”亦是如此。“我”又頑皮又貪喫,還喜歡惡作劇。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時,“我”就給他戴花,插得他一帽子玫瑰。祖父只顧低頭幹活,聞得花香,還誇玫瑰開得好,“我”就笑得哆嗦起來,有種惡作劇得逞的快樂。“不知哪裏來了那許多的高興”,乍聽有種童年單純的快樂,可再想想作者一生際遇,又突然覺得鼻酸。

《呼蘭河傳》,讀後突然有些想家

是啊,說起《呼蘭河傳》,又怎麼能不提到它的作者蕭紅?這位曾被魯迅先生譽爲“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蕭紅,她的一生本身就極富傳奇色彩。她和幾位男士的情感糾葛爲人熟知,人們總是津津樂道她在感情中的是與非。可我想起蕭紅,卻總是忍不住想象她生命的最後時刻,獨自一人羈旅漂泊,遠離家鄉,孤獨無依,滯留香港。如果祖父知道了他曾心愛的小孫女長大後受盡委屈,被人欺負,他該怎樣傷心難過?

《呼蘭河傳》,讀後突然有些想家

同事過兩天要出差,和同伴在辦公室熱火朝天規劃路線,討論最佳方案。出差的城市正是我的家鄉,我聽着他們提到每一條街,每一個地名,每一個大街小巷,我的靈魂都會無緣由地起一陣輕微的震顫。好像那些路線、那些地名和大街小巷,都在我眼前流動起來,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而我還像很多年前一樣,坐在公交車上望着華燈初上,卻滿臉倔強,一心想要遠離。

《呼蘭河傳》讓人想家,跟你究竟是哪裏人沒有關係。就像百年前詩人吟誦“每逢佳節倍思親”,跟“佳節”到底是什麼節也沒有關係。它震動你的,只是一種叫做思鄉的情感。這情感細水長流,蜿蜒曲折,流淌在你的生命裏,你以爲你不會在意,卻在某個不經意間被它擊中,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假如你也是異鄉人,不如讀一讀《呼蘭河傳》,讓思鄉的情緒來得更猛烈一點。

《呼蘭河傳》,讀後突然有些想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