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纱单衣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仿制的素纱单衣与原件对比

近日,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两年成功仿制出一件重量约49克的素纱单衣。这也是素纱单衣出土四十多年来,首次得到官方授权,在经博物馆相关专家的鉴定后得到官方认可的仿制品。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仿制的素纱单衣称重

素纱单衣三宗“最”

最轻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单衣中,直裾素纱单衣重49克,曲裾素纱单衣重48克。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一根长9000米的单丝仅重11克。实实在在的“轻若烟雾,举之若无”。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最薄

经检测素纱单衣的透光度约为75%。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经纬密度比较稀疏,素纱单衣的纱经密度大约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大约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小,所以透光。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最细

经测定,素纱单衣的蚕丝纤维细度比如今常用的蚕丝更细。素纱单衣的蚕丝纤维细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

如果你对“旦”这一概念不甚清晰,那小编告诉你,我们日常购买丝袜时,包装袋上常标有30D、80D的字样,其中的D即为“旦”,其全称为Denier(旦尼尔),是纺织学上衡量织物纤维粗细的专用计量单位。旦数越小,则纤维越细。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仿制素纱单衣的N个理由

素纱单衣曾深埋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由于环境骤变,加速其纤维分子链的断裂,纤维的强度大幅降低。另外,常年展览、光照、氧气等自然因素也加速了纤维的老化,虽然素纱单衣依然保持有一定的光泽和弹性,但无论从文物保管、开放陈列还是文化传承等方面综合考虑,仿制素纱单衣工作迫在眉睫。

辛追娭毑家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前期准备

虽是仿制,但我们是认真的!

为做好素纱单衣的仿制工作,湖南省博物馆文物技术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经多次实地考察,并通过招标后,确定与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合作,对素纱单衣进行仿制。此次仿制中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报告》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丝织品研究》中最原始权威的数据,同时双方还对素纱单衣的形制尺寸、面料裁剪、密度颜色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为仿制工作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指向。

第一步 选料

长胖的不仅只有你,蚕宝宝也是

两千年的时光里,人类的各类本领技术都在不断的升级、进化,比如纺织技术和对动物驯化。制作素纱单衣时,西汉人使用的三眠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代人培育的四眠蚕丝纤度却有14旦。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左图为三眠及其蚕丝,右图为四眠蚕及其蚕丝

本次为了更真实的还原素纱单衣的面料,制作团队历经千辛万苦并不惜重金找到了一批瘦弱的三眠蚕宝宝,它们蚕丝的纤度仅为11旦,比较适合作为原材料来进行面料的织造。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细密的经线用颜色区分出捻向

第二步 装机

制作高仿品的设备皆为“高定”

由于古代受技术的限制,古代织机的门幅要比现代织机窄很多。目前的手工织机一般门幅为一米多,而《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报告》显示素纱单衣的幅宽为48厘米。为了仿制素纱单衣,制作团队专门为其定制打造了一台48厘米幅宽的机台,并按照当时门幅重新装造。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仿制素纱单衣所使用的48厘米幅宽的织机

小花絮

此次不仅织机需要全新打造,就连织机上的部分器件也需全新定制。例如三眠蚕丝过细,现代木梭过重容易造成抛梭不均,因此织机上的木梭也重新定制,以便更好地辅助11D蚕丝的织造。

第三步 纹样

电脑测绘,一比一还原

素纱单衣的纹样集中在领口和袖口的绒圈锦上,其上的几何纹样挑花虽然十分简单,但制作团队也同样不敢怠慢。他们参考考古报告记载的纹样内容,经电脑测绘后,再反复实地采样,确认纹样的准确度,一比一还原纹样,同时,为了提高织造的准确度,采用现代更加精准的电子意匠工艺来辅助挑花;电子意匠工艺能更好地控制纹样细节,准确地把握纹样尺寸。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制作团队仿制的绒圈锦

第四步 织造

大师出马,胜在内功

在面料的织造环节中,对织手的要求极高,这其中的难度并非在于技术而在于手感。如果织手手感力度控制不好,将导致织造出的面料密度不均匀,或者丝线过多的断头影响面料轻薄的质感。所以织造这门手艺活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极高的难度。要知道同一个织手早晚手感力度都有可能不一样,而用力均匀、到位与否,则与织工的经验与织造时的心境有关。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杨建顺大师和助手正在调试机台

南京云锦所特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杨建顺主持织造工作。为了尽可能完美地进行织造,参与仿制工作的织工师傅们专门花了三个月时间来提前训练手感,方才上机织造。即便如此,织造进行得也十分缓慢,织工师傅需要集中精神控制打纬的力度,同时保持心情的平和,一旦有差池就可能导致丝线断头,前功尽弃。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杨建顺大师和助手正在机台上整理经面

小花絮

虽然说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师傅,但他们每个工作日大概也只能织10公分的面料,相当于一小时只能织一厘米,最终耗时一年半才完成素纱的织造。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第五步 脱胶

重在“度”的把握,过犹不及

面料织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脱胶处理,脱胶后的面料才可使用。如何精确把握脱胶的“度”是最重要的,如果脱胶不完全则无法达到面料原有的质感,也会增加成衣的重量;如果脱胶过度会导致面料密度滑移不均,易变形。所以,为了达到成衣制作的标准,制作团队从温度、碱的用量、脱胶时间等多个方面分别实验,最后通过实验得出最适宜的面料脱胶状态。

第六步 染色

做旧的秘籍,红茶和蚕丝更配哦

素纱单衣之所以称为“素”,是因其无颜色,没有衬里。然而出土至今的素纱单衣经过岁月沉淀,呈现出历史的陈旧色彩,为了将时代的印记完美地恢复出来,并自然地展现出来,制作团队对染料进行无数次染色实验,最后发现单纯的化学染料颜色较为鲜艳、生硬,染色效果并不理想,而纯植物染料又无法完美还原素纱出土时的暗红色。通过结合资料信息及实验筛选,制作团队最终选择了用化学染料和红茶浸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面料染色做旧处理,完成了整体颜色的呈现。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项目负责人杨冀元老师和助手正在调试染料

小花絮

在尝试了多种染料试剂均不成功后,负责此次项目的杨冀元老师,一次意外地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盒国外早餐红茶,于是萌生了用红茶来做染料的念头,一经尝试发现效果不错非常自然并接近文物原色,不过介于红茶属于植物染料,其固色度不强,于是又加入了固色剂,从而完美地解决了染色的问题。

第七步 剪裁

沿用古法,极致匠心

因为素纱面料质地轻薄,稍有用力就容易破损或变形,一般的服装裁剪中可直接使用的绘制工具都无法在面料上直接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制作团队沿用传统古法,先将面料平铺,再用喷壶喷至潮湿拉直,等面料微干的时候,在按制版进行绘制及裁剪,既固定了面料同时也使裁片更加平整,避免了熨烫造成的不稳定形变。

第八步 缝制

仿制的最高境界不过于此

在最后的缝制步骤中,从缝制方式到走线数量,制作团队力求所有细节都与原文物完全一致。

针法、针脚、针距一致:此次仿制品做到了每一部分拼接缝纫所用针法和针脚针距都与原物一模一样,比如原素纱单衣平均一公分走四到五根针,仿制品同样如此;

缝边宽度一致:仿制品的缝边宽度与原物一样同为0.3厘米;

缝纫方式及丝线一致:用与面料染色相同的极细丝线单股手工缝纫,保证丝线的重量不对服装重量造成影响;

缝制方法一致:根据实验,复原西汉缝制方法,在符合所有制版采样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移位缝纫,最终完成与文物现状相一致的素纱单衣仿制品。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纺织品文物修复资深专家黄俐君老师和项目负责人杨冀元老师正在对面料进行缝制

小花絮

为了完美复制素纱单衣的形制和款式,制作团队还分别尝试制作了大、小样衣共10件,通过样衣来仔细研究素纱单衣的缝制的方式。也是在对样衣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发现由于原物的部分裁边达到56厘米,而素纱的幅宽只有48厘米,通过反复试验,制作团决定采用斜向移位缝制,最终完成与文物形制、尺寸一致,重量控制在49克的素纱单衣仿制品。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为仿制素纱单衣制作的小样衣

将简单做到极致方显匠心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仿制好的素纱单衣与原件进行比对

作为此次素纱单衣仿制项目的负责人,南京云锦研究所设计中心经理、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杨冀元老师,被人问的最多的就是“您认为仿制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其实在杨老师看来“素纱单衣的制作技术对现代人而言并不复杂,和同时期(西汉)的羽毛贴花绢、印花敷彩纱、漆𫄥纱等织物相比,素纱单衣的整体制作工艺其实更简单,因为素纱单衣除了织造就是简单的缝纫。”

然而,看上去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极其难,特别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工艺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譬如吐丝的蚕宝宝驯化后更胖了,吐出的丝更重了;又如现代人早已放弃手工织机,取而代之的是运用机器来纺纱织布……

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将素纱单衣完美的“复原”,对杨老师及其团队来说每步都很艰难。仿制过程中的八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他们去研究、摸索、尝试,不断的通过数据和实物钻研、推演古人的纺织技艺,无数次失败后再反复试验,所谓步步惊心,如履薄冰。也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匠人之心与力求步步贴近古人的制造工艺,最终才使得仿制的素纱单衣成品无论从重量还是形制上都做到了完美“复原”。

文 | 湘里妹陀、yyy

部分图片拍摄 | 毕枫、李叶

资料来源|湖南省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

知否知否,素纱单衣的高仿品“高在何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