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 熟悉規則上規定的不變作和的着法,避免在優勢局面下被對手利用規則判和,例如兵和將長捉是允許着法(中國規則和亞洲規則都這樣規定),在遇到對手用兵長捉,並且自己局面佔優時,必須主動變着,否則就會判和。例如在局面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要爭取製造對手無法避免的長打,例如長殺、長要抽喫、一將一捉等,這和國際象棋中的謀和戰術是類似的。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最大區別在於特殊走法和特殊規則。

中國象棋中除了帥和將不能直接相對以外,沒有其他特殊的走法。國際象棋則有三個特殊的走法——王車易位、喫過路兵和兵的升變,每一種特殊走法都有很多規定,在國際象棋的入門教程上都有介紹,例如“王車易位”在五種情況下是不能進行的。

中國象棋的走法很簡單,然而出現重複局面使棋局無法進行下去時,就需要用“規則”來解決問題,“長打”被判爲禁手,不變作負,至於“長打”如何規定,規則上寫得很煩瑣。而國際象棋恰好相反,有非常複雜的特殊走法,但出現重複局面時卻有非常簡單的規則——不變作和。

中國象棋

另有一個特殊的規則——出現無子可動的局面,這一點上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判斷勝負的標準截然不同,前者稱爲“困斃”,無子可動一方判負,後者稱爲“逼和”,判雙方和棋。在國際象棋中,“長打作和”和“逼和”兩個規則看起來似乎很不合理,但是其中蘊含着無窮的魅力,這使得劣勢的一方可以用各種戰術謀求和棋,這些戰術統稱爲“謀和戰術”,這就增加了國際象棋的趣味。

現在就中國象棋中“長打作負”的原則作簡單的說明。

對於“長打”的定義,中國規則和亞洲規則不完全一樣,以下幾種“長打”在國內規則中是禁止着法,而在亞洲規則中卻是允許着法:A. 長要殺;B. 長要抽喫;C. 多子長捉一真根子;D. 一將一捉;E. 分捉多子。

從以上幾例可以看出,中國規則的原則性比亞洲規則強,只要打的過程中存在得利的行爲,例如要殺、要抽喫、多子捉一真根子,長打就算禁止着法。但是,亞洲規則的判斷方法比中國規則簡單,在沒有裁判的網絡對局中,計算機可以判斷將、捉等直接攻擊的着法,而對於要殺、要抽喫等間接攻擊,計算機很難作出判斷,因此在可行性上講,亞洲規則比中國規則更合理。

國際象棋

因此,在對局過程中,對局者必須對規則有所瞭解,瞭解程度包括以下幾個層次:

1. 熟悉規則上明確禁止的着法,避免不必要的判負;

2. 熟悉規則上規定的不變作和的着法,避免在優勢局面下被對手利用規則判和,例如兵和將長捉是允許着法(中國規則和亞洲規則都這樣規定),在遇到對手用兵長捉,並且自己局面佔優時,必須主動變着,否則就會判和;

3. 善於利用規則採取謀和戰術,這是針對亞洲規則而言的。例如在局面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要爭取製造對手無法避免的長打,例如長殺、長要抽喫、一將一捉等,這和國際象棋中的謀和戰術是類似的。

國際象棋

4. 把握規則的操作辦法,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通過長打來消耗步數,爭取時間,這是針對快棋賽而言的。通常長打發生後,允許相同的局面重複三次,當出現第四次重複局面時,就由裁判來判負或判和。所以當自己時間緊張時,例如需要在30秒種內走完5步,就可以考慮製造長打,3次重複局面就消耗6個回合,這樣就可以安全進入下一個計時段了。

本文系「象棋殘局解析」原創,歡迎評論轉發,關注我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