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着“中國民營船王”之稱的任元林,將揚子江船業打造爲中國最賺錢的船廠,公司的新船訂單量也保持在中國第一、全球前五。在任元林治下,揚子江船業利潤已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造船行業首位,成爲“中國最賺錢船廠”。

  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中國最大民營船企沉浮錄:船王“被休假” 控制多個馬甲操盤資本市場

作者:臧曉松 王基名

8月15日,揚子江船業集團與日本三井E&S造船、三井物產共同成立的揚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投產,集團董事長、實控人任元林卻並未出席——他從8月9日起就已經“休假”了。

揚子江船業8月14日發佈公告稱,任元林正協助政府部門進行保密調查,但他並非被調查的主角,而董事會也已批准其休假,以便儘快完成調查並恢復工作。揚子江船業強調,公司業務和運營不受調查影響。

有着“中國民營船王”之稱的任元林,將揚子江船業打造爲中國最賺錢的船廠,公司的新船訂單量也保持在中國第一、全球前五。而在他“休假”期間,集團首席執行官、其子任樂天將暫代董事長一職——任元林三年前推出的“接班人計劃”,如今也派上了用場。

在造船市場上,“船王”任元林如魚得水;而在A股資本市場上,任元林也並不陌生,除了和妻子直接現身持股外,他還通過衆多馬甲佈局多家公司,並在殼資源備受關注的2014年前後,涉足多個ST公司重整,但也備受質疑。

曾挺過亞洲金融危機

揚子江船業集團的歷史可追溯到1956年,當時它還只是個縣級船廠。

1972年高中畢業後,19歲的任元林被分配到造船廠當學徒。學習了兩年造船技術後,他又報考江蘇省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進修經濟管理專業。

任元林的經濟頭腦,在當時也逐漸顯現。他在接受《江陰日報》採訪時表示,“在江陰街上,100元錢面值的國庫券賣85元錢,在上海可賣87元。那時,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元錢,我累積1萬元人民幣面值的國庫券,帶到上海賣掉,轉手賺200元錢差價。賺這種小錢很輕鬆,原始資本就是這樣賺來的。”

據《中國船舶報》報道,任元林用其中一部分錢喫了幾頓紅燒肉,剩下的錢則買了英語書和磁帶:因爲當時船廠很多零部件來自國外,“不會英語根本看不懂說明書”。1985年,任元林被破格提拔爲副廠長。12年之後,任元林成爲揚子江船廠的掌門人。

那是在1997年,任元林上任後首先要破解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困境:高度依賴東南亞市場的揚子江船廠,已經接近零訂單。

任元林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他向政府申請改制——把造船廠私營化,邀請管理層和1000多名員工入股,湊足2200萬元資本。1999年12月,江蘇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掛牌,中國第一家由國有船廠改制而成的民營造船控股公司就這樣誕生了。任元林取消修船、拆船業務,開始大力發展造船業務,將原來供應東南亞市場的3000噸以下駁船,逐步調整爲歐美市場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集裝箱船爲主。就這樣,揚子江船業的萬噸級遠洋船舶,開始出口到德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和地區。

2007年4月,揚子江船業股票在新加坡掛牌上市,上市募資超過100億元,規避了民企在資本方面的劣勢,“也使企業管理更加透明、規範、有效”。

揚子江船業集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船廠,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世界造船十強企業。“擁抱資本,是民營企業挺過寒冬的重要支撐。”任元林在接受採訪時曾直言,“如果我沒當廠長,這間廠一定會垮!”

一度成中國最賺錢船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船舶市場迅速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任元林提出,揚子江要通過加快轉型升級,爭取比其他船廠晚兩年進入衰退期,早一年走出困境實現復甦。揚子江船業集團積極推行精度造船、數字造船,進入了20.8萬噸超大型散貨船、26.1萬噸超大型礦砂船、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27500立方米LNG運輸船和海洋鑽井平臺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國際市場。

接下來的十年裏,在我國造船行業持續蕭條迎來關停潮時,揚子江船業卻抓住機會逆勢前行。今年5月份,任元林接受《新華日報》採訪時表示,“揚子江船業造船的經濟成本與同行相比,大概有5%的優勢。”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公司的經濟效益、手持訂單及交付產能均爲中國第一、全球第五。

2015年至2017年,揚子江船業新船交付數量分別爲36艘、39艘、33艘,而2018年新船交付數量猛增至46艘。

從新船訂單數量,也可以看出揚子江船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2015年至2018年,揚子江船業獲得新船訂單分別爲37艘、19艘、74艘、36艘,新獲訂單總價值分別爲22.5億美元、8.23億美元、21億美元、15億美元。截至2018年末,在手訂單量113艘、總價值39億美元,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五。

不過在2019年上半年,揚子江船業僅接獲5艘新船訂單,總價值2.09億美元。揚子江船業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新造船訂單噸位量同比下降了50%。基於對經濟和貿易前景的判斷,同時受即將生效的“限硫令”影響,船東們的情緒並不高漲。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團手持訂單量共計85艘、總價值31億美元。但隨着船東信心的重建,訂單荒局面有望緩解。

8月6日,在任元林“休假”前批准的揚子江船業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銷售額爲70億元,同比下降了12%;淨利潤爲9.36億元,同比下降6%。在今年上半年,揚子江船業實現營業收入133億元,淨利潤17.6億元。

揚子江船業在公告中強調,在手訂單足以確保集團的船廠設施在2020年年底之前維持健康的利用率,並至少在未來1.5年裏爲集團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在任元林治下,揚子江船業利潤已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造船行業首位,成爲“中國最賺錢船廠”。

在2016年年報中,任元林就披露了接班人計劃。任樂天自2006年起擔任集團各級業務部門的管理職務,並於2015年5月1日被任命爲集團首席執行官。任樂天1982年出生,2005年畢業於英國南安普敦大學。

8月15日上午,揚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揚子江船業集團太倉基地舉行,任樂天以揚子江船業集團總經理、揚子三井造船董事長的身份出席儀式並致辭。這家新公司由揚子江船業集團與日本三井造船株式會社和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共同投資成立,總投資額2.97億美元,其中揚子江船業集團持有新合資船廠51%股份。

揚子江船業8月14日發佈公告稱,任元林正協助政府部門進行保密調查,但他並非被調查的主角,而董事會也已批准其休假,以便儘快完成調查並恢復工作。而在他“休假”期間,集團首席執行官、其子任樂天將暫代董事長一職——任元林三年前推出的接班人計劃,如今也派上了用場。

現身多家A股公司

逼近三度舉牌瑞豐高材

任元林不僅是中國“船王”, 打造中國最賺錢的船廠,其在A股也動作頻頻,不過多數保持低調,通過衆多馬甲運作,僅有少數公司任元林或其妻子陳麗君直接現身持股。

2017年至2018年期間,任元林及其控制的江蘇瑞元,還有他的妻子陳麗君、外甥女李夢珠等人共同組成一致行動人,曾兩度舉牌瑞豐高材。

2017年一季報中,任元林首次現身瑞豐高材股東榜,持股數量爲865.7萬股,佔比4.2%,爲第五大流通股東。在瑞豐高材2017年半年報中,任元林一度減持。至2017年三季度末,其持股量爲731.7萬股,佔比3.54%。此外,陳麗君、李夢珠則在2017年9月、10月增持了瑞豐高材。2017年11月,江蘇瑞元又以大宗交易的方式買入公司股票。這是任元林第一次對瑞豐高材舉牌。

緊接着在2018年3月28日,瑞豐高材公告稱,江蘇瑞元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買入公司249.53萬股,加上此前一致行動人任元林等持有的股票,江蘇瑞元合計持有股份佔總股本的10%,構成二度舉牌。

二度舉牌之時,江蘇瑞元就曾表示,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之後在2018年4月16日、2019年1月21日,江蘇瑞元又兩次通過大宗交易增持瑞豐高材股票。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任元林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約3057萬股瑞豐高材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14.47%。進一步逼近瑞豐高材實控人、第一大股東周仕斌的持股比例(22.27%)。

另外,任元林及其妻子陳麗君的名字也曾共同出現在ST中南大股東名單中。2014年上半年任元林曾短暫進入ST中南前十大股東,持股145萬股。ST中南2019年一季報顯示,陳麗君爲其第七大股東,持股2075萬股,持股佔比1.47%。

除了持有ST中南外,“陳麗君”這一名字還曾出現在華鋒股份、三房巷、軸研科技、惠而浦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列。

陳麗君在揚子江船業有“教母”之稱,但卻罕見其公開資料。通過華鋒股份的招股書可以確認,陳麗君爲華鋒股份董事盧峯的母親,華鋒股份中的陳麗君並非任元林妻子。但在惠而浦,任樂天與陳麗君曾先後出現在公司2011年半年報和2012年一季報的大股東名單中。軸研科技與三房巷中的股東陳麗君則無法判斷,但其持股風格與在惠而浦的持股風格相似,持股數量少,短暫出現。

馬甲錯綜複雜

資本平臺衆多

雖然任元林掌舵着我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造船企業,但在A股素來以低調著稱,類似舉牌瑞豐高材的案例也極少,多是以馬甲形式出現。

其中,凱文教育(曾用名中泰橋樑)便是任元林通過諸多馬甲深度參與其中的公司。凱文教育半年報顯示,揚子江船業直接控制的江蘇恆元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恆元地產)持股1.48%,爲第九大股東;與揚子江船業關係密切的江蘇環宇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環宇投資)持股1.82%爲第五大股東。兩者持股比例相較早期都有大幅減持。

凱文教育的前身爲金泰有限,早在2005年之時江蘇揚子江船廠(揚子江船業前身)便曾通過受讓的方式成爲金泰有限第一大股東,持股47.35%。2005年8月,揚子江船廠將其持有的中泰有限(金泰有限更名)12.35%的股權計1130.02萬元出資額轉讓給環宇投資;2006年5月16日,揚子江船廠將其持有的中泰有限35%股權轉讓給江陰澤舟投資。

之後,澤舟投資與環宇投資又進行了多次股權轉讓,環宇投資則以持股44.84%成爲其第一大股東。2012年3月凱文教育上市之時,前兩大股東分別爲環宇投資持股45.65%、澤舟投資持股13.48%;另外恆元地產持股3%,爲第九大股東。上述公司均與揚子江船業有着密切關係。

工商資料顯示,環宇投資重要股東中陳禹、王禮曼、陳麗亞出資佔比分別爲43.49%、18.86%、17%;澤舟投資本來是由王禮曼與陳麗亞出資設立,分別出資52%和48%,2016年時股東變更爲劉鋒和陳麗亞;2014年時揚子江船業以3億元全資收購恆元地產,只是到了2016年時變更爲由劉鋒、陳麗亞通過澤舟投資間接控制的公司。啓信寶顯示,劉鋒、王禮曼、陳麗亞旗下公司多與揚子江船業有密切關聯。公開信息中,劉鋒在揚子江船業任職(或曾任職)資金管理部部長、總經理助理、集團副總經理等要職,王禮曼擔任過揚子江船業集團副總經理,陳麗亞則曾被認定爲揚子江船業關聯自然人。

由於種種關係,凱文教育在上市之初便被認爲背後真正大佬其實是任元林。只是相關公司在凱文教育上市後逐漸退出,澤舟投資在2014年第二季度時已經不在凱文教育的前十大股東之列,近兩年來恆元地產與環宇投資兩家公司也頻繁減持凱文教育,在2019年半年報中,兩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爲1.48%和1.82%。凱文教育也早已變成由國資八大處控股集團所控制的企業。

另外,“揚子江系”的投資還涉足新三板,根據最新的持股記錄,由劉鋒控制的江蘇新揚船投資有限公司(新揚船投)在2018年時還分別進入了新三板公司安衆科技(871247)和京冶軸承(833157)的前十大股東。京冶軸承也在今年3月份宣佈擬IPO,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利用錯綜複雜的股權控制關係、大量資本運作平臺,“揚子江系”公司在殼資源備受關注的2014年前後,還曾涉足多個ST公司的重整,包括*ST中達、*ST國恆、*ST霞客等公司,期間也伴隨着諸多質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