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老子微言】主讲:孙得一

当我谈论老子的时候,我不是在谈论别人。我是在谈论我自己---就像老子在说话一样,通过另一个身体,另一个名字,另一个化身······【孙得一】

【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我是:孙得一,让我们继续享受。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人世间,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法则,如何顺应规律来灵活应对,才不会被世俗和外物所困呢?

《庄子》为我们总结了这个法则:“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就必有离散;有成功,就必然有毁弃;有棱有角的,就必然被挫圆;有尊位名望的,就容易招来非议;有所作为的,就一定会有所失去……这就是人间的法则。

如果我们的为人处世,可以遵守这个法则,不固执一方,就可以减少外界人事物对自己的伤害,从而保全自身超脱世俗。

1、不偏执一方,懂得灵活变化

《道德经》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长就有短,有高就有下,有音就有声,有前就有后;有成功就有失败。它们永远是两个两个出现,它们永远是二合一。你的生命里面包含着所有的对立面,它是对立而统一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乾坤、天地、男女、成败、对错、得失、福祸、有无……阴阳对立,依存,相互转化的太极世界。太极的二元性,就意味着对立统一的主旋律。当我们懂得这个法则,就能理解世态和人情。

当做事失败的时候,不灰心丧气,而是看到“失败和成功”是互相转化的一对,继续努力,跟对人,做对事,用对方法,成功迟早会到来。

当招人非议的时候,不盲目生气。俗话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能看到要么是自己德行不够,要么是自己太过炫耀,招人嫉妒,从而调整自己。毕竟你是一切的根源。【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

在自己很成功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因为“福祸相依”,现在的福,可能潜伏这另一个祸;而现在的祸,可能又是另一个福的因。

这个世间,就是二元对立统一和转化的法则,明白这个规律后,人就不会执着一方,因为执着的东西,总会随着时间和事态而发生转化,而是懂得顺应规律,等待时机变化,灵活应对。这样的人,就不被世俗和外物所困。

2、保持“虚己”的状态,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你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huǐ]蛇不螫[zhē],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德行修养深厚的人,好比是刚出生毫无心机的婴儿。毒虫毒蛇不叮咬她,飞禽猛兽不搏击他,一切凶险的毒虫猛兽都不会伤害他,都不能把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筋骨柔软然而元气却极为充足,生命的根本很牢固。

道德深厚的人保持着一颗婴儿般的赤子之心,简简单单,顺应自然,他没有任何伤害和攻击力,且有无穷的智慧。修到了这种“虚己”的状态时,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你。

庄子举了一个经典例子:两只船并渡河,有一只空船碰撞过来,即使是心胸狭窄的人,也不会生气。如果有一个人在那只船上,这边的人就会喊:“赶紧撑开,赶紧避让!”喊一次对方没听到,再喊一次对方还是没听到,第三次就一定会骂人了。刚才不生气,而现在生气骂人,原因就是刚才船上没人,现在船上有人。如果一个人能像空船一样虚己游于世上,那谁还能够伤害他呢?

庄子这个例子,让人幡然醒悟。进一步说明“虚己”的重要性。对现代人来说,“虚己”最重要的是谦虚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最后到达无我的境界。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过于执着计较就会生气,感到别人冒犯了你,侮辱了你;如果你不把世俗和外物看得太重,就不会被世俗和外物所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你能到达“无我利他”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你了;如果你能看破事物的本质才能放下,从而获得人生的逍遥自在,这就是庄子“虚己”的境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