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002230)发布业绩报,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06%。

其中,C端业务2019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5.76亿元,同比增长45.45%,增速跑赢公司营收31.72%的增速。此外,C端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8年上半年的33.76%增长至达到37.28%,毛利占比从2018年上半年的37.32%上升到39.79%。

战略聚焦:短期内营收增速放缓

2019年上半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的增速放缓至31.72%,2018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营业收入为32.1亿,比2017年同期的21.02亿元增长超过52%。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董秘江涛在8月23日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增速放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进入人工智能2.0阶段后,科大讯飞主动进行战略聚焦,一部分业务的调整和关停会减少部分营收,但短期内牺牲部分营收,会让资源聚焦到核心产品上,未来更有爆发潜力。此外就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科大讯飞合作方压力增大,对科大讯飞的经营也造成一定压力。“但科大讯飞的部分重点赛道,有反周期的特性,比如政府在教育、医疗、民生上的投入会增加,我们对TO B、TO G业务的增长很有信心。”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问答环节表示,要把公司的战略经理聚焦到最容易突破的战略方向上去。“我们在去年年初有170多个方向,后来变成了三十几个重点方向,后来在三十里头又确定重点。”他认为,同时启动多个方向,不仅仅前期投入会导致公司财务负担过大,也会无法聚焦。

在费用上,增速得到控制。2019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销售费用为8.82亿元,同比增长20.24%,而去年同期销售费用的增速高达77.10%;2019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3.11亿元,同比增长30.7%,增速也远低于去年同期65.55%的增速。

江涛表示,2019全年的销售费用的增速也可以控制在30%以下,“科大讯飞未来几年的人才储备已经基本就绪,未来几年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大规模招人。9个月过去了,公司在人员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核心业务的快速增长,对应的费用就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

政府补助:软件退税0.93亿 研发项目补助0.69亿

2019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3万元,同比增长56.61%。本期计提坏账准备为1.08亿元。江涛表示,在本期坏账准备中,有5000万左右来自政府,6000万左右是以运营商、汽车厂商为代表的大中型国企、央企,“这都是比较稳健的客户,出现坏账的概率是很低的,未来随着回款回来,这些都会逐步冲销。”

根据财务报表,2019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营业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3852万元。

对于受到关注的政府补助情况,江涛介绍说,2019年上半年的政府补助为2.09亿元,其中软件退税0.93亿元,系根据税收规定对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税款,在政府补助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研发项目相关补助0.69亿元,这些项目补助对应有明确的研发目标、验收标准,而且公司实施这些项目的投入和费用都作为经常性支出并计入了经常性损益。此外,办学助贷0.1亿元,系对子公司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办学补助款。

“去掉上述补助,剩余的0.37亿是政府根据企业发展规模、落地政策等给予的奖励”。江涛说,2019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纳税约4.5亿元,“科大讯飞绝不是靠政府养活,我们给政府也做了很多贡献,当然政府未来几年对人工智能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会加大。”

未来业绩增长点:办公、个性化学习、政法庭审审讯

对于科大讯飞未来可能的业绩增长点,江涛认为首先是办公场景、个性化学习场景和政法庭审审讯场景。2019年上半年,办公场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87%,达到2.84亿元。在政法领域,

“AI+政法”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高院、省检覆盖率均超90%。

根据财报,截至报告期末,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180多项AI能力和场景方案,开发者数量达到103万,2019年上半年开放平台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55.73%;在消费者业务中,报告期内,To 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同比增长45.45%,To C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37.28%,毛利占比达39.79%;在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科大讯在教育、政法、医疗、智慧城市等行业均有布局,2019年上半年,教育产品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79亿元,同比增长48.86%;政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31.58%;智能硬件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47.80%。

(马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