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

好?差?如何區別?

一個加班加點批改試卷和出題,對學生的學習比自己身體還重視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

一個連話都講不清楚,說兩句就發出怪聲的老師算不算差老師?

一個獲得過無數獎項,從教經驗幾十年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

一個沒有教學經驗,身上還有紋身的老師算不算差老師?

我們評判老師有各種標準和眼光,有着各種自己的喜好。

“好”其實只是一個僞命題。

那只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模樣,正好你選擇到適合你的頻道。

而對於老師來說,他(她)的經歷和付出都只是他(她)的修行之路,是自己修復、行持、挑戰、探索、感知生命的路徑。

影片《嗝隔老師》裏的主角奈娜,因爲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症,會經常不受控制地抽搐發出怪聲。被多個學校拒絕30多次,才當上了自己母校的中學老師。因爲學校的最差班級急缺老師。

▲ 影片《嗝隔老師》裏的主角奈娜

同樣前段時間的影片《大師兄》裏的陳俠,開着機車留着紋身,沒有任何教學經驗。在校長的拒絕中因爲一封推薦信,回到了母校擔任了最差班級的班主任。

▲ 陳俠(甄子丹 飾)

兩個同樣看似都不符合教師規範的人,卻成爲了最受歡迎的老師。

兩個備受質疑的人,爲何選擇了當老師?

爲什麼?

奈娜小時候,因爲病症備受歧視。同學嘲笑她,老師嫌棄她,就連父親也覺得丟臉。甚至想送她去特殊學校。小小的奈娜,似乎被孤立無援地至於荒野,獨自面對殘酷的現實,對自己的信心也片片碎裂……

在母親的堅持下,奈娜繼續讀普通學校,繼續接受歧視同時開始心裏怨恨父親,並開始麻木習慣着嘲笑和諷刺。

直到她在禮堂上遇到校長,校長對她做出了保證並要求全校的師生予她平等對待。“我相信你可以的!”在奈娜備受鼓舞滿懷感激的回眸中,校長微笑並有力地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正因爲這久違的鼓勵和信任如同甘霖,正因爲這權威的保證如同巨大溫暖的擁抱。

奈娜,看到了自己的曙光和方向。

電影《嗝嗝老師》中可汗校長給了奈娜鼓勵和信任

陳俠的父母因意外雙亡,只能寄人籬下。被學校和小姨視爲最大的麻煩,從此不愛學習只喜歡打打鬧鬧。

因爲頒獎典禮上,同學的鋼琴聲吵醒了正在睡覺的陳俠,他朝着舞臺扔起了水球。打鬥中他打斷了同學的手,因此被開除。

跟隨小姨去了美國,在校長的推薦下去了軍校,成爲美國海軍陸戰隊員。

陳俠歷經磨難,更在戰爭中親歷生命的脆弱和逝去,被深深震撼。

又流浪了大半個世界去尋找到底什麼是人生的意義。最後在校長的遺訓中回到了母校任教。

爲什麼奈娜受盡屈辱和刁難,也要堅持微笑着面對不理解她的孩子。因爲曾經的校長給了她堅定的微笑。

爲什麼陳俠受傷打架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因爲曾經的校長從未放棄過他,只是鼓勵他在經歷中找到了自己的路。

正如他體會到的那句話:“原來不管飛多遠都是會回來哺育下一代,離開並不是放棄而是爲了更好的回來。”

無論什麼樣的學生,人類基礎的心理需求皆是“價值感和歸屬感”。

奈娜在走進學校成爲老師的那一刻,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陳俠在遊歷了世界後走進自己的母校,他找到了自我的歸屬。

而那些學生們呢?

9F班裏的孩子和B6班的孩子一樣,都來自五花八門的家庭。來自社會階級的底層,因爲頑劣和無心學習,被歧視爲“差生”。

同樣,“差生”仍然只是一個僞命題。

只因我們用了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他們。

▲電影《嗝嗝老師》中9F班學生

▲電影《大師兄》中B6班學生

在遇到了奈娜老師和陳俠老師,他們的人生髮生了改變,對自己的認同發生了改變,對未來的期待做出了恰當的設定。

缺少關愛的孩子得到了關愛;缺少機會的孩子被看見;被歧視的孩子開始被鼓勵;缺少溝通的孩子開始被傾聽;內心自我貶低的孩子找到了接納認同。

原來所有的學習問題都在心理的獲得滿足後得到了解決。

原來,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方向就在我們的內心。

奈娜老師,

在回到母校的時候接納了當年那個不被接納的自己。

陳俠老師,

在扶起再次被自己碰到的校長雕像時,原諒了那個曾經不肯原諒的自己。

奈娜老師,

在感受到孩子的信任和傾心時,完成了對曾經父愛的彌補,也完整了對父親的理解。填平了那道鴻溝。

陳俠老師,

在與曾經的同學打鬥中道出了“對不起”,完成了他對過去的釋然,也完成了對同學對學校的愧疚,撫平了那道傷口。

在電影《大師兄》“聆聽及綜合能力考覈”考場裏播放着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

其中胡適說:

人生應該有夢,

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

現在你們都有理想,

但出了社會便可能不同了,

那時各奔前程,各種打擊,各種現實的考慮,都可能使你把崇高的理想收斂起來,

這就是現實在考驗我們的道德力。

我們的理想性,我們對真、對善、對美的追求是否迫切?

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是如此的。

我們是否能撐得住,就在這個關頭,

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原來,曾經的我們就在眼前一次次展現。

原來,曾經的你們就是我內心每次的呼喚。

原來,曾經的曾經都是你我輪迴的苦海。

每個人走在路上,都在頻頻回首,只想再次走過不留遺憾。

可我們只能不斷向前,在重複中追溯從前,毫無保留地給予,全他即自——真的就是自我面對的實現。

稚喻有話說

觀看這兩部電影期間,正好遇到我給兒子轉學,轉學原因是因爲老師的態度。

可當我看完這兩部電影后,我知道我錯了。

我曾經以爲,一個好老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像奈娜和陳俠一樣的好老師。也期待有更多的這樣的老師出現。

可我現在想的是:不,每一個老師都是你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老師,每一個你遇到的老師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若不是那傷痛如何體會他人傷痛。若不是那煩憂,如何體諒他人的煩憂……若不是自己生命擁有力量,如何看到他人生命的光芒。

不要期待有什麼樣的老師出現,

希望你就是這個老師……

你|價

的|值

分|連

說明:挑選優質文章及視頻,與大家共同學習。重在分享,尊重原創。

2. 所有轉載均標明原始出處與原作者,如盡力覈查未能發現原始出處和原作者,則默認“來自網絡”。若有疏漏歡迎原作者及時聯絡署名或刪除。

3. 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