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3月25日,陝西杜康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紅軍被法院判以“損害商業信譽罪”,由此牽出白水杜康與洛陽杜康的系列商標糾紛案,以及“白水杜康”的貼牌授權亂局。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白水杜康公司曾向山東、安徽、四川、北京等多地廠商“出租”白水杜康商標,品牌授權使用年費爲24萬元-100萬元不等,其中多家貼牌企業涉商標、專利侵權案及食品安全問題。

目前白水杜康已停止貼牌授權,意在“整頓市場,管理品質”,但專家認爲,其貼牌問題仍需較長時間來消化。

陝西杜康董事長被判“損害商業信譽罪”

3月25日,陝西杜康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紅軍被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法院一審判以“損害商業信譽罪”。新京報記者得到的判決書顯示,陝西杜康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紅軍因在與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洛陽杜康”)進行的民事訴訟中,不滿各級司法機構的裁判結果,自2017年12月起,先後指使他人在網上發佈《白水杜康:程序不公,何談公正執法?》等文章。公訴方認爲,這些文章對國家審判機關司法公信力產生不良影響,也損害了洛陽杜康公司的商業信譽。

事實上,陝西杜康酒業集團與洛陽杜康的糾紛始於“杜康”系列商標侵權糾紛案。裁判文書顯示,洛陽杜康自2011年起,發現陝西杜康關聯方陝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未規範使用“白水杜康”商標,遂在2016年5月3日以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爲由由起訴白水杜康公司。白水杜康公司一審、二審均敗訴,並被判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賠償洛杜康損失1500萬元。

經法院查明,1993年,第152368號杜康牌商標面臨續展,原國家工商總局召集相關部門和企業協調,但白水縣杜康酒廠與第152368號商標“杜康牌”商標最初持有人伊川縣杜康酒廠未就商標許可使用達成一致意見。至此,雙方的許可使用關係終止,白水杜康公司不再是杜康商標的共有人。

2009年,洛陽杜康控股股東祥龍控股以6.07億元收購了伊川縣杜康酒廠和汝陽縣杜康酒廠。而第152368號“杜康·杜康牌”商標繼受人杜康酒祖公司,實爲洛陽杜康子公司。

白水杜康貼牌授權亂局:頻涉侵權,質量被指不可控

第152368號商標

白水杜康貼牌廠商頻涉商標、專利侵權案

儘管白水杜康公司的商標侵權問題已解決,但洛陽杜康公司方面認爲,由於白水杜康公司對外大範圍進行品牌授權,但管控不到位,導致“白水杜康”貼牌方商標侵權問題時有發生。

“我們甚至在自己公司門口發現了‘白水杜康’的貼牌酒廠。”洛陽杜康公司根據公開的法律文書發現,白水杜康公司自2009年起,向山東、江蘇宿遷、北京、河南汝陽和商水縣等多地廠商“出租”白水杜康商標,品牌授權使用年費爲24萬元-100萬元不等。

而據浙江紹興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時空》2017年11月報道,消費者樓先生曾花9.9元在超市買到一瓶原價99元的“杜康酒”。他按照包裝所示信息聯繫到白水杜康公司,但白水杜康官方客服稱,該酒並非公司生產。後經山東花王酒業公司證實,該酒實爲白水杜康公司授權其貼牌生產。

“洛陽杜康主要在河南省內銷售,而白水杜康在全國範圍授權貼牌,複製得很快。這些貼牌酒企的產品質量、口感與洛陽杜康差別很大,而有些商標、包裝使用又跟洛陽杜康很像,連我們自己的員工有時都分不清楚。”洛陽杜康相關負責人說。

2014年5月30日,洛陽杜康對商標侵權方商水縣胡吉鎮兆花村酒廠進行起訴。經法院查明,該酒廠在包裝裝潢上使用了小字體“白水”和大字體“杜康”字樣,有意與洛陽杜康公司的“杜康”酒相混淆,構成商標侵權。

而在2013年11月,河南省周口市公安局曾對兆花村酒廠進行調查取證,發現了6377件涉嫌製售假冒的“白水杜康和酒”。後經證實,該酒廠與白水杜康品牌管理公司簽訂了“品牌使用協議”,屬於商標授權使用關係。

除洛陽杜康外,瀘州妙典酒業有限公司也曾遭遇白水杜康貼牌廠商的商標侵權。裁判文書顯示,2016年11月,瀘州妙典酒業發現山東花王酒業公司製造的“白水杜康(國苑酒)”侵害了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權,遂向白水杜康公司、山東花王酒業發函要求停止製造相關產品。然而在2017年3月舉行的糖酒會期間,瀘州妙典酒業發現山東花王酒業仍在銷售“白水杜康(國苑酒)”。經法院查明,白水杜康公司與山東花王酒業有過商標許可關係,最終山東花王酒業被判賠償瀘州妙典酒業經濟損失等共13萬元。

電商平臺仍可買到貼牌產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在電商平臺上可搜索到多款“白水杜康”酒,產品包裝上均印有“白水杜康”圖文商標及“陝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字樣,產地卻涉及陝西渭南、四川成都、遼寧瀋陽、安徽馬鞍山、山東菏澤、河北保定等多地,單價在10元-27元不等。

白水杜康貼牌授權亂局:頻涉侵權,質量被指不可控白水杜康貼牌授權亂局:頻涉侵權,質量被指不可控

3月27日,新京報記者就一款標稱山東花王酒業公司生產的“白水杜康國苑品釀傳奇酒”諮詢白水杜康公司。工作人員稱,白水杜康的生產廠家僅在陝西,可到官方旗艦店購買正品,但其他地區生產的“白水杜康”也不一定是假冒產品,因爲存在品牌授權的可能。

在淘寶網,新京報記者看到一款標稱菏澤少康酒廠生產的“白水杜康宴酒”,其包裝正面印有“白水杜康”圖形商標;圖形商標下方用紅色字體突出使用“杜康”兩字,“白水”兩字則縮小字體變換顏色,放置在“杜康”兩字的左上方;“杜康”文字下方印有“陝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字樣。在商家展出的產品大包裝箱上,則印有“陝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品牌使用”。

據一位白酒從業者瞭解,白水杜康公司的品牌授權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灌酒,即合作方拿着包裝設計,雙方談好價格和費用,由白水杜康公司負責生產灌裝,合作方負責銷售;另一種模式是貼牌,即合作方自己具備生產能力,取得“白水杜康”商標授權後,自己找經銷商銷售。

“白水杜康公司會對貼牌廠商的資質和包裝等進行審覈,但說白了,有些廠家送審的包裝很正規,但異地生產距離那麼遠,根本不可控。”該白酒從業者說。

白水杜康已叫停貼牌授權

爲覈實白水杜康的品牌授權情況,3月27日,新京報記者以商家身份聯繫到白水杜康銷售負責人卯經理。他表示,白水杜康已停止貼牌授權,但仍可以通過“開發產品”進行合作,即合作方負責銷售,白水杜康負責灌裝生產。卯經理也進一步證實,白水杜康的生產廠家只在陝西渭南,在其他地區沒有委託加工廠,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貼牌產品爲此前庫存。

對於爲何停止貼牌授權,卯經理表示,之前如此操作是爲快速佔領市場,現在公司開始整頓市場,管控自己的品牌和質量。之所以要求合作方的產品由白水杜康公司來灌裝,也是爲了從生產環節把控質量。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白水杜康”貼牌酒廠不僅發生過商標侵權問題,還在食品安全、虛假宣傳等問題上受到行政處罰。

天眼查顯示,山東花王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曾在2015年-2018年先後因虛假宣傳、違反食品安全法、未經許可使用相同商標、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未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等,受到山東省菏澤市工商部門和食藥監部門的處罰;江蘇省宿遷市洋河鎮正大酒業有限公司曾在2017年的抽檢中被發現問題並責令改正;北京北方億星糖酒有限公司也曾多次捲入法律訴訟。

酒業專家蔡學飛認爲,白水杜康其實是很小的酒廠,體量上無法跟洛陽杜康相比。以往出於逐利目的,白水杜康的策略是對洛陽杜康銷售較好的地區授權合作方採取跟進策略,對洛陽杜康造成了很大影響。而在品牌授權過程中,白水杜康並不擁有絕對主導權,貼牌方有完全的銷售權和定價權。由於授權了大量的品牌方,這些貼牌產品短期內不會退出市場,因此白水杜康的貼牌問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消化。

對於新京報記者的採訪需求,3月27日,陝西杜康酒業集團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將告知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其回覆。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企業官網截圖 電商平臺截圖 商標信息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立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