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不可泄露”是江湖郎中的一句口頭禪,不管在歷史上還是當下,這幫人都打着算命、看相的旗號處處故弄玄虛、招搖撞騙。隨着科學的發展和普及,江湖郎中逐漸失去存在的土壤,類似場景只能在電視上看到。

所謂天機,是大自然的規律以及社會運行趨勢,有識之士可以利用獨到的眼光洞悉。歷史上,不乏眼光超前之人,比如劉伯溫和袁天罡,他們因生前多次精準的預測(在古代叫泄露天機)而被後世推崇。

明王朝的功勳——劉伯溫

在民間,劉伯溫儼然已經成了神一樣的人物,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節軍事諸葛亮,後世軍事劉伯溫”的說法。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神預測《燒餅歌》,所言句句應驗。

劉伯溫一生足智多謀,思維縝密,對形勢判斷準確,能預測事情的發展方向。他是朱元璋的高級顧問,核心能力是謀局、佈局、做局、破局、控局,幫助明軍先後滅掉陳友諒、張士誠,爲大明王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

明朝建立後,劉伯溫出任御史中丞,背後站着一羣浙東籍大臣,形成大明開國初年的浙東集團。與之對應的是李善長,他是淮西籍,位居丞相,背後是一羣淮西的大臣,彼此利益相連,形成淮西集團。

朱元璋就在兩大山頭之間遊走,構成一個權力的三角結構。三者之間有時鬥得不可開交,有時關係緩和。面對朱元璋即將到來的“大掃除”,劉伯溫提前辭官歸隱

1375年,劉伯溫病重,朱元璋讓胡惟庸帶着御醫去看望。此時的胡惟庸已經是淮西集團的首領,劉伯溫心裏清楚,朱元璋派他來自然沒安好心。反正自己病入膏肓,倒不如送朱元璋一個順水人情。

御醫開完藥,劉伯溫服用後更加不舒服。劉伯溫抱病覲見朱元璋,跟他說服藥後的情形。其實是想讓朱元璋安心,自己真的時日不多,同時間接地給胡惟庸按上一個“謀害朝廷命官”的罪名。

幾個月後,劉伯溫交代完後事就卒於故里。到了明朝中期,劉伯溫被朝廷追封爲太師,配享太廟。

隋唐第一預言家——袁天罡

在古代能人異士中,袁天罡是被“神話”得最厲害的一個。例如傳說中袁天罡的《推背圖》能預測“清軍入關”、“辛酉政變”、“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八國聯軍”等事情,就有明顯被“神話”的特點,肯定是不真實的。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要神話他,說明他有被神話的價值和基礎,這也從側面說明袁天罡的過人之處。

袁天罡是氣象學家、相士、道士、風水大師、預言家,精通陰陽五行,憑風聲風向,就能推測福禍,生前的許多預言後來都得到證實。

武士彠抱着幼小的武則天讓袁天罡看相,故意說懷裏抱着的是男嬰。袁天罡看了一眼嬰兒的相貌,驚歎地說“如果是女孩子,以後可以當皇帝。”

李世民當秦王的時候,讓袁天罡預測自己能否當太子。袁天罡只說:“成吉不死,汝無機路”。李世民立刻反應過來,在玄武門扳倒李建成與李元吉,自己成了太子。

公元635年,李世民任命袁天罡爲火井縣縣令,而袁天罡卻請求辭官並對李世民說:“到了今年夏四月,我就要壽終正寢。”李世明同意他的請求。到了四月,袁天罡果然如期去世。

爛泥是扶不上牆的,蓋起高樓大廈的都是鋼筋混凝土。才氣縱橫的人不需要神話,因爲劉伯溫與袁天罡本身就是神話。

相關文章